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经年相别阻传杯,忽见梅枝入眼来。
今日劝君休惜醉,不应辜负腊前梅。
一冬准拟赏江梅,直至如今始见开。
已怪轻寒勒春住,更忧横雨把花摧。
相携且看枝头雪,共坐聊倾树下杯。
宫庭万玉拥新梅,曾约逋仙共酒杯。
千里独怜青眼别,一襟谁为故人开。
漫劳疏影横窗入,徒有寒香扑面来。
堕指冰霜岁暮时,梅花消息到南枝。
暗香疏影真奇绝,不负孤山处士诗。
千树梅花绕郭开,一时词客并登台。
初疑舞雪罗浮过,更似凌波洛浦回。
清婉未听愁里笛,芳菲独入掌中杯。
叨荣报国老无成,辞疾还乡负物情。
身近良朋如倚玉,心怀诸弟若摇旌。
成行每羡随阳雁,得友何惭出谷莺。
梅是花中先觉者,天才迥与众芳殊。
朔风如铁为寒骨,暖日投金作细须。
吐出奇芬春意思,描成疏影月工夫。
梅簇荒台自可羞,相君爱赏忘宵游。
未言美实和羹味,且荐清香泛酒瓯。
乘闲选胜真悠哉,正见千树冰花开。
天寒日暮湖面净,疏影著水清无埃。
杏桃畏寒不敢吐,春榜占作群花魁。
渺渺烟波阔,南湖在帝城。
梅将春共早,人与境俱清。
笔墨探三昧,樽罍有四并。
结斋风味如和靖,况有凌风百尺台。
雪霁春新多办酒,两翁乘兴欲寻梅。
老梅百窠霸骚坛,峥嵘铁骨傲岁寒。
千枝万枝冻欲槁,一花两花春尚悭。
愁闻羌雏吼玉笛,羞见公子驮金鞍。
昼游高步海天涯,应信桃源别有家。
月引溪流频洗耳,云迎朝旭共餐霞。
山烟细绕黄花径,江树晴分白雁沙。
已是黄昏院落,还疑旭日帘栊。
一轮高映玉壶中。
惊鸿影,宛若画檐东。
枝疏影横。
今生几生。
修来玉洁冰清。
逍遥堂下去年梅,还向春来撩乱开。
白发每思同泛客,红芳应怪久停杯。
鸭头新浪暌游泛,鹭羽遗民寄剸裁。
客里群公,每到君家,欢聚如归。
早鸾刀快切,蟹胥鸡臛,倾筐小摘,野蔌山薇。
月落还留,尊空更贳,地主如公泛爱稀。
我爱溪桥半树开,几回觅句当衔杯。
江南不欠花如雪,自是游人不看来。
我闻永庆梅,孤标寄岩阴。
衰年苦多病,咫尺未暇寻。
公心亦似铁,惜花情却深。
寒梢冰破,问何人远寄、江南春色。
似是天怜为客久,报我春归消息。
茅舍疏篱,故园开处,两岁关山隔。
岁晏珍林发素葩,樽前奇赏著诗夸。
惊逢腊去已三日,喜见春初第一花。
照水冷容酥点缀,摇风香片雪纷拿。
素萼清香并酒卮,主人勤意嘱留诗。
为逢蜀国新开日,却忆江南旧赏时。
春密未通桃李信,腊残都放雪霜姿。
黄帽孤舟且莫催,雪山留客好衔杯。
梅花况是堪题咏,今夜春城判不回。
墙头细蕊隔年垂,开向春深亦自奇。
桃李行卑聊尔尔,冰霜性耐故迟迟。
花晨暂觅闲中乐,月夕应添别后思。
幕府寒花冒雪开,赏心共醉凌风台。
红芳如约年华在,白发无情岁月催。
门对汉宫看半额,地邻东阁忆多才。
绛唇紫颔阵苍苔,笑向樽前慰客来。
限令不遗姑射侣,陈诗还到柏梁台。
有怀南国将春寄,入夜谁家吹笛催。
浃旬雨不辍,凄风日飞扬。
庭梅敛光彩,生意何微茫。
天地忽开旷,静院飞晴香。
何处为真赏,芳园白玉英。
春前挺仙质,物外得花名。
雪月资闲淡,风霜与洁清。
玉壶满插梅梢瘦。
帘幕轻寒透。
从今春恨满天涯。
郡务装怀日晷催,东园未睹一枝梅。
从容后赏输先见,汩没尘劳恨阻陪。
待雪最宜寒艳坼,迎春会有暗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