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不见先生已数年,相思惟是诵嘉篇。


因来守郡空山里,又喜通名画戟前。


抵掌剧谈犹矍铄,堆胸豪气尚蜿延。

名家宰名邑,将谓屈锋铓。


直是难苏俗,能消不下堂。


冰痕生砚水,柳影透琴床。

曾学轻腾术,长怀万里心。


江湖云似水,巴广石如林。


好饮身常乐,无言道更深。

古人结交如种稷,今人当路裁荆棘。
世间万事各有极,人生何必相倾仄。


君不见李沔阳五马昨朝天,天冰地裂冲寒烟。

豢畜不生麟,鸾穴无鹯鹪。


求水贵求源,佳木无亚条。


李门世清修,三辈烨雄超。

处世寡谐合,营道无贞心。


缅邈伯牙弦,叹息谁为音。


窃禄匪我志,随风岂能任。

楚人抽棘霸江湖,万载孤城剖一符。


从此沔阳为渤海,直教云梦作蓬壶。

云梦茫茫绕一州,滔滔江汉古今流。


问俗不须乘五马,尽船箫鼓水乡游。

春日载阳贫病减,抠衣直访郑公乡。


几年不带看花眼,始向东风识海棠。

横担拄杖何许语,那个丛林无佛祖。


但见阇梨夜不眠,衲被蒙头听粥鼓。

穷居未有四立壁,负郭兼无二顷田。


拟斸云根结茅屋,不知谁赠买山钱。

与子论交已十春,每从出处见天真。


山中好友初通籍,堂下狂夫老斫轮。


到处一倾元亮酒,醉来还忆季鹰莼。

暮紫峰头别有春,百花开处接芳邻。


金鐏尽醉登龙客,世味宁消嚼蜡人。


竹杖看云容散诞,鬓毛添雪更精神。

宝安晴雪赋闲居,王谢风流迥不如。


玉匣锁将曾赐剑,牙签收得续藏书。


龙门容我高歌入,狮座留僧午饭初。

却缘不看洛阳花,遂有人栽谷口瓜。


锥未处囊先脱颖,玉曾韫匮为微瑕。


镜边白发垂垂老,杖底青山处处家。

揭阳先生生季子,聪明不与群儿比。


东郡趋庭侍绛帷,取次学诗还学礼。


学诗压倒元白翁,学礼笑杀叔孙通。

慕山先生清且闲,不爱市朝惟爱山。


慕山先生坚且癖,不爱苞苴惟爱石。


先生爱山夫何如,探幽选胜遵南车。

夫駪駪,牡彭彭,骆马啴啴经四方。


嘉君从事多旅力,愧余偃息仍在床。


此去驱驰须尽瘁,好将咨度报明王。

天理昭昭只大公,意中了了末由从。


君看忘助皆无处,□子之间即是中。

主一何如念一中,念中便是适朋从。


若言不著丝毫后,天理昭昭只大公。

九十六峰樵月光,娟娟照见紫薇郎。


将心托月随君去,去照中天北斗傍。

令祖文溪吾所慕,岂徒倚玉与蒹葭。


凭将一勺文溪水,去洒临江桃李花。

尝闻岷峨下,往往多长年。


把赠李氏子,归以寿双亲。

李生步江来,惓惓问心学。


心学在自心,自求岂云邈。

境土移毡近,罗浮就眼新。


只应徐节孝,扶持百年亲。

天子崇仁孝,陈情诏许归。


望云纡昼锦,计日理班衣。


岭月明空橐,江风满去旗。

谪仙苗裔自非凡,家学端能嗣大参。


一见便知空冀北,三年长叹滞周南。


绝畦翰墨仆骚可,请试言词倚马堪。

楚客复归楚,青山此送君。


往来十年破,精力半生分。


着意当时见,留情异代闻。

上上昆仑峰,诸山高几重。


望望沧溟波,百川大几何。


卑高入揣料,小大穷多少。

可以参两间,可以垂万世。


圣人与人同,圣人与人异。


尧舜于舞雩,气象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