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琴剑飘零海外游,何期今日识荆州。
共推品格无双美,独擅才华第一流。
医俗允堪消鄙吝,辅仁真可励清修。
灼灼幽兰花,馨香不自持。
昂昂千里驹,终当任驱驰。
寒暑相代谢,岁用各有时。
烟潭泻月水鳞鳞,江驿迢遥弄早春。
正恐倚楼一声笛,天涯愁绝咏花人。
明月空枝忆素琴,悄飞孤梦上遥岑。
广平去后江春老,冰雪何人见古心。
大鹏负青天,斥鴳笑不置。
饥骥驰千里,驽骀饱还忮。
吾友湖海豪,自少怀远志。
陈子我畏友,豪迈见天性。
弱冠同门墙,才调便纵横。
读书具只眼,穿穴契贤圣。
重开三亩宅,环堵正相宜。
花落春城晚,人归故园迟。
鉴湖原是曲,邻笛为谁吹。
聿新轮奂耀神光,布地金沙普化长。
独秉丹诚为首唱,从今过庙重纯阳。
丹楹刻桷渐消磨,振起规模壮若何。
俎豆千秋森肃穆,宫墙万仞蔚嵯峨。
前徽渺渺遥相继,盛典煌煌肯放过。
煌煌圣迹焕班彪,万世师尊永不休。
此辈昧良供纵博,多君嫉恶视为雠。
犯科画象悬书魏,重道藏文敬字楼。
孤情只爱写寒秋,便有秋声纸上流。
更写白云三四笔,此中曾与故人游。
特隆祀典羡开先,继美端须赖后贤。
七点文星齐射斗,一枝彩笔独凌天。
门墙何止观瞻壮,灵爽从教赫濯传。
奎楼仍旧制,补葺复巍然。
振起文光见,重修斗气联。
才真能济美,事实可光前。
山鬼跳梁惯逐群,奇横何不畏苍旻。
拽牌盗石为生计,穿穴谋金趁落曛。
刬草牧牛荒古冢,移尸卖地废孤坟。
最好无虚结社名,奇文共赏对花评。
香风引发心中隐,一笔挥云奠太清。
结社春秋祭祀殷,丹炉点化课诗文。
惟君默契神仙意,乐道飘然迥出群。
一尘殊不挂胸中,标韵高闲辩论雄。
诗得江山深有助,道因橐籥易为功。
平生拟效漆园吏,何日相逢黄石公。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着雨百般红。
凭谁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大隐君家小隐君,得名太早忌人闻。
秋窗吟共缑山月,晓榻眠分华岳云。
莺欲引雏先出谷,马才生骥便离群。
原思非病贫何患,回也虽贫乐有加。
岁晚与谁同此味,梅花深处是君家。
父子名相继,如君又出奇。
乾坤钟秀气,湖海诵新诗。
放鹤春风远,横琴夜月迟。
虎目猿身形最贵,只因攀附即升高。
知君今向端溪去,助子清风泛怒涛。
口诵百中经,手运周天数。
试问薇垣一小星,谁知是、韩王普。
知得客星来,知得贤人聚。
即今年才五十馀,脱去簪绂弊屣如。
圣时搜选动空谷,策足要路争先趋。
庙堂故人握重柄,僵者可植瘦可腴。
羡君家阙下,不踏九衢尘。
万卷书中坐,一生闲里身。
贪诗疑有债,阅世欲无人。
麻姑山直斗牛角,形胜拥断东南隅。
五百年来畜英气,特为吾宋生真儒。
李姓觏名泰伯字,风骨古秀飘髯须。
玉皇诏我自旴城,下车期年微政声。
唯得奇童颍川子,年始七岁业老成。
手挥椽笔书大字,口诵五经富强记。
堂堂六湖,清秋玉壶。
我则尚友,岂敢为徒。
仁义弘毅,不可夺志。
经营一室面清波,不是儒衣不见过。
南渡好诗都刻尽,中朝名士与交多。
分甘书史窝中老,兴在江湖醉后歌。
抱璞当年识者稀,一官三共道应非。
若教羊胜公孙在,怪得文园乞病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