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昨来晴立手南丘,城水湖云向客流。


夕阳欲低钟磬阁,隔岸忽闻箫鼓舟。


动兴帆樯真为节,阻大风雨故禁秋。

丘木森森已十围,满林清荫可栖依。


每忧樵牧伤松柏,游宦三年两度归。

重葺山亭浚旧溪,杖藜来往独悲悽。


追思四十年间事,风为哀号鸟为啼。

残生无计可荣亲,一见松楸一损神。


惟有青山知此意,晨昏长戴白云巾。

仙人爱楼居,梯空炫灵赫。


下有炼丹井,光怪不容幂。


凌晨酌井花,御风谢尘迹。

朝阳生危岑,委光皂江壖。


江妃舞倒景,老木奔惊猿。


群仙亦戏剧,挹袂来联翩。

窈深青城路,逢仙不知名。


悠然拾瑶草,天风飐双缨。


进予语之道,诚者非思诚。

春寒每恨花开早,春暖何妨花较迟。


休为玉人惊老去,春寒春暖总相宜。

元日东风花气香,即看蝴蝶过茅堂。


山含碧雾霏霏色,时隔丹霞闪闪光。


楚水旌旗收战略,汉廷诛赏布王纲。

雨细催花,宵长费烛,沉吟往事堪记。
岭峤移家,汉滨闲步,乍识佩环声起。
仙城路近,还印得、温黁香气。

六十三翁自荷天,乱馀骨肉几家全。


不材幸度龙蛇岁,多病休催犬马年。


我老思亲空有恨,人生不饮更堪怜。

杜宇啼时多是雨,酴醾开后便无春。


惜花底学千金子,对酒还思两玉人。


良药草中闲长叶,幽禽花里巧藏身。

驾轺老子久婆娑,坐听笙歌拥绮罗。

十里西凉忆如意,百年南国比流梭。

吞声有恨哀蒲柳,纪节无人废蓼莪。

有鸟双栖祇树林,翩然瑶水两仙禽。


月临莲界巢初定,云满芝田岁已深。


健翮风烟时并驭,清歌城郭更留音。

飞鸿瞥影回头渺。
堪惆怅、两事升平年少。
春色半阑珊,况影形相吊。

仙凡相去咫尺间,弱水隔断蓬莱山。


鹄袍星散夜色皎,寒随天风生佩环。


帘动波纹烛影闲,宝兔喷落红霞斑。

年年雅会,处处新诗,谁知暗里催老。
散仙勘破人间世,付与将来好事,家家东道。
湘上平安多福地,把海内、风流占了。
急报传来又不真,迎门翁稚笑声频。
情怀经苦思平世,颜貌缘愁似老人。
兵后尚多难料事,山中谁是自由身。
去年秋事荒,贩籴仰邻州。
健者道路间,什伯成朋俦。
今年渐向熟,庶几民不流。
村郊多父老,面垢头如蓬。
我尝使之言,辞语不待工。
古来名节士,敢望彭城龚。
古人重畎亩,有禄不待干。
德成禄自至,释耒列王官。
不仕亦不贫,本自足饔餐。
中年涉事熟,欲学唾面娄。
逡巡避少年,起秽不敢酬。
旁人吁已甚,自喜计虑周。
松风四山来,清宵响瑶琴。
听之不能寐,中有怨叹音。
旦起绕其树,磈砢不计寻。
我居在穷巷,来往无华轩。
辛勤衣食物,出此二亩园。
薤菘郁朝露,桑柘浮春烟。
贫贱如故旧,少壮即相依。
中心不敢厌,但觉少光辉。
向来乘时士,亦有能奋飞。
三十年来对户居。
相逢琐语画诗书。
碧云回绕青镫梦,紫燕常迎夕照车。
瀛河东下水分岐,记得沿流认主时。
今日上堂还绕案,主人心事也应知。
馀寒弩力尽千钧,晴日箫声已弄春。
即有落英粘舞袖,未须啼鸟劝游人。
江东父老谈张翰,谷口风烟望子真。
并居华屋更无时,回首风尘两鬓丝。
坐拥孤衾听寒雨,此情犹望有人知。
今日青山始是归,为君三过着麻衣。
可怜稚女随人哭,问着阿㜑浑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