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怪君相我色敷腴,岂有佳怀慰索居。


忍事全灰飞动意,假年倘续笑谈馀。


少陵杜曲看行猎,陶令南村好结庐。

天悭后约敢奢望,心喜故人俱昔同。


微醺何似众皆醉,妙趣尤宜时一中。


杜癖顾痴形自累,庾肥沈瘦语徒工。

友如兄弟弟如友,此乐端能偿百忧。


不逢大道三驺卒,还胜东坡一子由。


老圃黄花初冒雨,西山红叶正矜秋。

申君温克午君豪,笑我才能受一瓢。


忍饿长怜予季役,高歌还爱阿龙超。


侠儒狂狷各奇趣,离别苦辛甘久要。

开眉今夕是何夕,群季故人俱眼前。


行歌早已觉春梦,饮酒犹能回少年。


长统埋忧宁有地,渊明试酌忽逢天。

岂谓窜身地,过从意不孤。


以君初厌武,要我亦逃儒。


细雨蒲团坐,荒畦竹杖扶。

何必避名姓,雅无廛市风。


少年结剑客,中岁礼壶公。


白石贫家事,青山静者功。

秋气日以佳,秋月垂当团。


晚获徒步趣,相与复盘桓。


剥啄惠连门,揽衣不及冠。

小阮才余犊鼻裈,海棠花底奏清尊。


春光如此休教负,明日催租任打门。

双颊微赪鬓尚鸦,比它群从更高华。


从夸荆地人人玉,不及梅家树树花。


舷底歌声牛渚月,袖中诗草敬亭霞。

爱汝名隐复名通,片言能生四座风。


长干花月正眼底,石湖云树来胸中。


鸟还久矣陶彭泽,禽戏翛然张长公。

竹叶青樽满座浮,兰芳入抱暮风柔。


已凭长啸同销夏,莫使悲歌独赋秋。


此际惟堪文字饮,其中那许俗人留。

壶榼招邀过一丘,凭将君酌反相酬。


未须棋局长消夏,祇畏诗篇早赋秋。


对酒方知朋与好,感时独许醉忘忧。

连璧英姿总一班,樽前且斗此时闲。


狂言不禁仍多酌,醉舞何知复下关。


烛烬销花沉夜漏,风声入座起酣颜。

嘉隆词客草半芈,指点灵光一柱悬。


紫电苍龙浮大壑,朱霞白鹤丽高天。


晨飞杖屐东山墅,夕纵壶觞北海筵。

洞口君携赤玉虬,湖堤余跃紫骅骝。


四愁明月歌平子,八咏寥天问隐侯。


上苑雕龙群彦绝,中原逐鹿几人留。

人生知己同胶漆。
黄吕交情非易得。
少时铅椠志穷经,老去风怀歌按拍。

西风初劝新凉味,人情故乡先好。
俊赏山泉,清斋露蔌,差拟吴莼同调。
花间梦晓。
自遣樊中累,常多物外游。
看君携绿绮,访我到沧洲。
月色和烟映,泉声作雨流。
尊前相对两相嗤,长技看君擅一时。
暂把曹丕奁里试,数从梁鹄帐中窥。
不妨皂帽闲能过,独有青萍老自随。
吾教落南无祖师,问谁传得祖师衣。
渊明抵掌今诚是,伯玉摇头昨似非。
相谢十州风月去,自担千古圣贤归。
谁续寂寥洙泗弦,濂溪一转至伊川。
只今洛派从头数,之子龟山第二传。
他道已融归正道,后天犹办入先天。
楚楚初篁脱绿苞,城居约略似荒郊。
土膏更得春风力,直引蔷薇上竹梢。
秋早雷声撼远村,东风排屋雨翻盘。
三更洗出南楼月,七夕吹开北海尊。
锄径莫教延俗客,操觚谁为赋高轩。
萧萧瑟瑟。
做弄春寒,相思寄与脆笛。
写韵红楼,天样一般遥隔。
日映朱楼迥,风来碧户深。
丛兰散幽馥,时鸟度清音。
奁畔簪花格,屏间刺绣针。
雅服应希谢,幽怀亦慕班。
奇花归绣谱,香草上云鬟。
意静琴中水,心闲画里山。
风流吾大阮,嘉遁狎鸥盟。
筑得野亭旷,到来云水清。
斜林收橡实,泾水给茶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