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先生昔事李轻车,庙略纵横有奇策。


刀头见月夜飞鞍,楯鼻吹霜晓研墨。


露布军中论五兵,前锋校尉尽知名。

落日鹧鸪鸣,遥村送独行。


峰回看不见,望望有馀情。

虬髯白舄绣衣郎,骢马南巡古越裳。


城郭新开秦郡县,山河元是汉金汤。


天连铜柱蛮烟黑,地接朱崖海气黄。

春树苍苍春浦晴,红亭黯黯送霓旌。


留连鸟语怜人别,荏苒杨花共酒倾。


桃坞雨余香气合,锦江潮尽浪痕明。

桂林风物旧宜人,雪片梅花五岭春。


心喜大江流瘴雾,眼看南极异星辰。


军中羽檄时无警,徼外明珠日献珍。

四海皆兄弟,吾宗加老成。


好书如子政,饮酒胜公荣。


今日鲈鱼脍,羡君乘兴行。

诏除芸阁吏,名属太常书。


高第余无愧,同宗谁不如。


乡情欢赐服,寿酒庆安舆。

肥水不能远,只今行子东。


高秋千里月,暮景一帆风。


时节迎黄菊,汀洲下早鸿。

西郊晴雾晓霏霏,回首京尘一拂衣。


上国莫嗟为客久,高堂初喜改官归。


洛城气候花才动,灞水风光絮恰飞。

北地戎马后,凋残今几年。


边民此天幸,县令若君贤。


况自储蓄久,定知摩抚全。

归和初喜戢戈矛,乍捧乡书感去留。


雁序分飞离汉口,鸰原骞翥在鳌头。


家邻紫塞仍千里,路过黄河更几州。

南去谒诸侯,名山亦得游。


便应寻瀑布,乘兴上岣嵝。


高鸟随云起,寒星向地流。

青鸟西传燕尔期。
乘龙喜气见修眉。
芳悰浓似去年时。

扬旌遥指历阳城,霜淡晴天鼓角明。


步骑打围秋草绿,舳舻传唱晓江平。


岸分南北人烟近,地控东南羽檄清。

恋别当炎暑,淹留到夕晖。


徵书昨日下,循吏古人稀。


风树凉移席,庭萱晚就衣。

浯溪寒翠拖碧玉,石崖硉矹凌苍霞。


次山奇文走霹雳,颜老健笔蟠蛟蛇。


凛如诮杞叱希烈,至今杰立天之涯。

两骥腾风上九垓,瑶林琼树绝纤埃。


行观海运几千里,坐待春惊二月雷。


霹雳一声天外响,婆娑双桂月中开。

弟兄连榜俱高荐,正遇龙飞急诏求。


兰省深严清禁近,丹梯曾上广寒游。


岂惟一举两黄鹄,便好同修五凤楼。

一麾初出银台路,手把漳南玉兽符。


闾里高门容驷马,旗旄夹道拥前驱。


两科名姓惊天地,西掖文章似典谟。

漳浦城高南斗边,朱旗遥拂紫薇躔。


远民初识玉皇吏,属邑行瞻刺史天。


此日分携云际寺,老僧留酌石间泉。

我闻君家书满房,骑马夜过丛桂坊。


乃翁危坐具灯烛,诸子读书喧两廊。


问君读书一何苦,要取高官起门户。

闻道田西刘克强,年来犹自读书忙。


生平万卷非无用,岁晚一官聊足偿。


曾卷笏袍还圣主,重携笔札试明光。

快锁荆州从事厅,荐书飞入九重城。


试观文阵英雄气,定胜弓弦霹雳声。


霜踏板桥天欲晓,酒醒渔浦雁初鸣。

江南山欲穷,地与荆楚错。


君生于其间,秀气郁磅礴。


文章变骫骳,声名久渹硞。

南海千山外,东风几驿催。


岭头梅雨歇,旗尾瘴烟开。


蛮徼无尘起,中原有使来。

华发星郎七十馀,碧山遥访羽人居。


白石不为天上药,淮南欲试枕中书。


长缨自濯沧浪水,高盖仍瞻驷马车。

关东少年西入都,诸老先生惊不如。


射策遂为天下选,限年郤就里中居。


豫章固起秋毫末,千里方从跬步初。

刘侯之弓三百斤,壮气可以摧浮云。


不忍区区事狐兔,自请治郡当胡尘。


天子外家异恩礼,秋庙旧鼎多功勋。

刘生大梁客,五十耻独醒。


观书泛为通,不肯明一经。


壮岁怀慷慨,边游忍伶仃。

五柳先生厌俗纷,拂衣归去卧江滨。


松菊还同昔人好,山川复似向时新。


瀑泉飞雪千岩晚,仙杏蒸霞万树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