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孤飞弱羽真难可,作底徘徊去住间。


柳影生风归曲渚,雷声送雨过前山。


庾郎有待复何待,白傅求闲而得闲。

惨淡修途问若何,璇蕤琼藻未须多。


使君此夕应难醉,红玉看人子夜歌。

征裘不是谢庄衣,何事轻霙故故飞。


应是多情要新句,敢酬琼藻触寒威。

征衣穷塞暮冬时,读尽龙城太守诗。


若使生平诗尽在,濯缨无泪为君垂。

园林叶落丹丘远,坂路霜寒白发侵。


不是关西将家子,也无诗思著秦音。

飘零谁惜别,不赋送行诗。


独有悲秋客,难忘上垄时。


素心惭锦段,清泪湿琼枝。

十年未就归山计,一日归为保障翁。


无奈征衣中散虱,可堪行道庶人风。


悠悠秦晋山河在,漠漠金张冢墓空。

回首兵戈地,遗黎见几人。


他乡空白发,故国又青春。


多难堪长客,偷生愧此身。

伯喈迁塞北,亭伯之辽东。


伊余何为客,独守云台中。


途遥已日暮,时泰道斯穷。

雨晴沙渚片帆开,葭菼飞花雁叫哀。


千里有情思北郭,半年无梦落南台。


山遮故国层层出,云押长江片片来。

行尽千山更有山,此身几日在山间。


桃花野水溶溶去,鸥鸟汀云冉冉还。

我年未四十,已怀退隐图。


俯仰又十年,何为尚踌躇。


经过怯往迹,魂魄识畏途。

畴昔偕兹役,维予暨汪子。


我从中道还,子亦废然止。


汪子行茕茕,念之心欲死。

我本疏狂人,不适于用世。


当其少壮时,筋力尚可试。


摧颓廿年余,业已甘放废。

羡尔朝天去,承恩归路长。


风尘随驿骑,霜雪满衣裳。


客咏多千首,皇纶重十行。

去年秋满赵王城,秋月重圆复旅行。


一笑天边投杼事,几令华发望金茎。

僻巷柴扃仅避喧,何知行乐有潘园。


板舆未尽承欢意,菽水还应似里门。

冲泥匹马笑重来,可道王阳驭未回。


寸禄总非淹国士,北堂还待旅颜开。

候馆萧森旅思频,西风其奈倚闾人。


凭谁共对忘忧草,坐见秋容次第新。

廿载风尘役,三春道路人。


瞻天行渐近,知己仗谁亲。


漂泊悲游子,支离笑逐臣。

浊酒当春候,缁尘又客衣。


梨花开野店,燕子入山扉。


已逐行程远,休嫌乐事违。

客路春山远,乡心海国遥。


澹烟催柳变,细雨濯花娇。


策马过回岸,听鸡度板桥。

旅席何曾暖,严程不暂遑。


窗间蝴蝶梦,天上鹭鹓行。


晓曙疏星白,风沙大陆黄。

吴越舟初系,维扬渡不迷。


山川馀应接,岐路任东西。


宦迹存鸡肋,春风送马蹄。

此日人同得,和风喜袭裳。


无心夸彩胜,转眼逼年芳。


池草知新绿,蹊花忆旧香。

白头操檄入京师,万里舟航两月移。


忠荩有怀人或会,驱驰亡倦鸟相嗤。


薛莹未解甘玄静,孝若从闻著抵疑。

未曾说法雨花新,一路云龙结胜因。


天意欲施七岭泽,山灵先洗八街尘。


骨寒竹瘦衣增湿,石滑溪深步更迍。

小暌东道又经年,指望乡关路一千。


春后马蹄莎草晕,晓凉人影麦苗烟。


故山云树随天远,长道风车驾梦还。

川途径复送归艭,野色凄迷半掩窗。

水草化泥红蓼瘦,飞来寒蝶不成双。

茅檐低覆竹篱斜,密树阴中三两家。


时有新红出寒绿,秋深木槿又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