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风吹枷锁满城香,簇簇争看员外郎。


岂愿同声称义士,可怜长板见亲王。


圣明厚德如天地,廷尉称平过汉唐。

驱马觉渐远,回头长路尘。

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

去意自未甘,居情谅犹辛。

青苞朱实忽离离,摘得盈筐泪更垂。


上德同之岂无意,故园山路一枝枝。

客路度年华,故园云未返。


悠悠去源水,日日只有远。


始叹秋叶零,又看春草晚。

髀肉英雄感,盐车壮士悲。
老来矍铄强支持。
恰似知章沉醉眼花时。

空行万里塞,不见六花飞。


今日传清唱,端来点客衣。


度关迷马色,拂树散春晖。

青铜峡里韦州路,十去从军九不回。


白骨似沙沙似雪,将军休上望乡台。

灵州城下千株柳,总被官军斫作薪。


他日玉关归去路,将何攀折赠行人。

出郭山行十里馀,据鞍拥鼻一臞儒。


飞花落在吟肩上,便是蓝关遇雪图。

高楼日日望元龙,禾黍离离闵故宫。


两地谩看千里月,五湖能借半帆风。


囊锥颖脱何难出,名纸毛生未肯通。

望望知何去,悠悠不定家。


泥深九折坂,尘冒只轮车。


斜日闻归鸟,回风见落花。

半纸功名满地愁,都教白了少年头。


早应未拜曹参相,终不当封李广侯。


曲水乱山红树晚,西风残照白云秋。

春此时归我亦行,归行何事异其程。


岐途柳倦难分绪,落日鹃催别作声。


扑面烟风回首罢,浥尘轻雨近峰生。

飘风自南发,幌荡云飞扬。


惊沙迷古道,昏冉乱征裳。


殷其山起震,霢霂微雨瀼。

遥看近折总同心,转益相怜意转深。


已见枝头春色减,莫教马上日光侵。

花下销魂似渴饥,从来情性被花欺。


长途仆马颠连甚,犹令东园折杏枝。

江南春一片,河北渺难寻。


马首迷昏霭,羁怀滞远林。


莺疲歌易涩,柳细叶难阴。

高下风花意,孤村守洁真。


三秋侵素节,一物黯劳人。


招隐非无故,感情即此新。

朝出平子门,朔风吹我衣。


欣然得闲情,荒村稻畦畦。


仰视云间雁,木落犹南飞。

我西行兮路何之,芙蓉之西西更西。
路堂堂兮不岐,中行独复畴因依。


祝融洒落无朋侪,望伊人兮胡不来。

月之朔,明复生,日六更矣升复升,日月逾迈无留情。


我怀伊人,渺不与我,寄声长江,风雨何溟溟,君来不来我西行。

伐鼓以宵征,寥寥进所如。


夕挂穗城帆,旦梦黄云墟。


畏途发戒心,志在故欢愉。

荣木欣欣春向暖,向来古木摧为柴。


随车男子今何在,道士罗浮又复来。

内顾传声与道林,留居诸子快登临。


此中真境无穷在,一洞无如一洞深。

明道先生此脯龙,佛头光放一齐空。


我来剪棘披云上,要探骊龙第一宫。

恰到溪穷阳步潭,舍舟策马仍之南。


上方有路能终到,直到茅君炼药庵。

七里桥南一水通,不知遵曲入无穷。


野花两岸无人采,我艇中流两岸中。

石城铁城不可猜,长江东逝打城回。


若教道德为城郭,天险还应飞不来。

江势滔滔入海争,润城江海汇深清。


北门锁闼非无地,北固山高铁瓮城。

焦山山外临无地,地上人家水上洲。


人世不闻夫子叹,海怀真见一桴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