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四海诗名老放翁,遗编俱在迹成空。
忽从淮右传诗卷,近比剑南真父风。
暂向壶头追马援,何当甫里访龟蒙。
题舆再到海东涯,嗜学深于入幕时。
一字未通终不置,五行俱下尚嫌迟。
情亲端有卜邻意,别后空劳望月思。
老龙破蛰斩幽关,乱滴天飘不复悭。
可但甘霖驱旱魃,自然凉气满人寰。
民心徒切焦熬甚,神力毋劳指顾间。
象邑推三俊,灵光赖此贤。
老成俄已矣,远迩为潸然。
孝敬心何极,公平录尚传。
强仕赋归去,频年亦漫行。
宦情虽淡泊,官事极精明。
赞画王公幕,监州亚父城。
仅有一区宅,曾无二顷田。
相过惟载酒,至老不言钱。
几得拜床下,何堪哭道边。
盛德不容赞,多言可柰何。
大圭元不琢,古井竟无波。
前辈苦凋谢,后生谁琢磨。
大道知如路,一心长似斋。
耄期称不倦,胸次乐无涯。
孝谨古难及,友恭人自怀。
花县弦歌化,莲城水竹居。
旧寮情义厚,近别信音疏。
不作三刀梦,空垂别驾车。
坦坦曾无我,休休蚤见几。
虚舟宁忤物,抱瓮自忘机。
老去心逾壮,归来事已非。
才具盍时用,拂衣俄去之。
善藏经世手,回施称家儿。
嬴博延陵恨,人琴子敬悲。
一死交情见,乡评重此翁。
素车奔夕梦,绣被落天风。
身任朋僚责,心忘尺寸功。
古人重友谊,不计官崇卑。
况以桑梓亲,谦厚浮情辞。
节物重稠叠,翰墨光淋漓。
刘项共筑鸡鸣台,嵯峨百尺应危哉。
隆准宽仁有大度,重瞳剽悍非良才。
剑光电飞大蛇死,天心已归赤帝子。
剪刀知汉篆,符刻是秦书。
磨砺形模小,雕锼字画疏。
绝怜新制巧,岂识古文馀。
明刑蓟北旧廷臣,司牧江南几度春。
报政薰风趍禁闼,还官晓日出城闉。
都亭对酒蝉声急,通潞移舟月色新。
京国相逢记昔年,琼林曾共醉华筵。
论交青眼谁偏旧,佐政黄堂尔独贤。
正喜奏功膺宠渥,忽惊捐馆隔重泉。
奏功秋晓上蓬莱,得最多夸治剧材。
宫漏断时辞玉阙,骅骝嘶处出金台。
麾旌远向吴门去,民庶欢迎召父回。
会稽有佳士,华扁题新居。
临轩不种菊,绕槛惟栽蔬。
深春初雨霁,嫩绿盈庭除。
早擢巍科立要津,复承恩命倅南闽。
寸心清夺冰壶月,一气嘘回寒谷春。
辽海不堪仙鹤去,棠阴空见碧苔新。
禁钟声里五更残,鸣佩曾联玉笋班。
老我作官鱼上竹,多君判郡笔移山。
黄金已尽难为客,旧学相推祇厚颜。
风沙万里梦堪惊,地老天荒只此情。
世上但知王蠋义,人间惟有伯夷清。
堂前旧燕归何处,花外啼鹃月几更。
厚重公清誉蔼然,人言端似楚公贤。
为官不取横科势,佐郡何妨二十年。
徐邈介通常不变,阳城抚字已先传。
毓秀方壶应半千,先春二日秩初筵。
澄陂万顷难同量,野鹤高标不计年。
楚国洁清真有继,石君孝谨更光前。
纸帐无风纸被温,何殊锦段与绵屯。
若知睡里真滋味,组丽由来不足论。
清源古郡多堪纪,识远才雄有几人。
片善可为垂后训,搜罗诗景一时新。
君侯来佐刺桐乡,小试聊看主贡场。
新辟千间欢万士,尽医百蠹处奇方。
蚤岁曾从诸老游,温恭儒雅更风流。
闽中善政皆堪纪,身外虚名底用求。
满榼载春行乐处,长途未暑候如秋。
物性由来易变迁,精金百鍊始知坚。
相逢即别无佳语,有负殷勤见赠篇。
与君仍世接游从,造次相敦德义中。
善继家声名父子,不追时好古人风。
流光岂受长绳系,妙道才容一线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