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鸿宝刀圭下九关,十年长奉玺封看。


扶持蒲柳身犹健,收拾桑榆岁又寒。


天地恩深双鬓雪,山川途远一心丹。

一出芦沟迹渐遥,当年从此上云霄。


重来恰是回头路,欲去还同拗项桥。


敢以身微忘恋阙,或凭政最更登朝。

独向水亭坐,未闻诗友来。


入城还偶遇,下马与同回。


各已泥双屦,终难致一杯。

都尉频过白接䍦,酒酣时自觅钟期。


虽成玄晏先生序,未表邯郸幼妇碑。


岂为兜鍪宽自狎,还从凿落误深知。

三十六鳞秋乍肥,枫江回望思依依。


斗间人觅双龙去,吴下书从二陆归。


剑曲未终迁幸舍,筑歌才和对沾衣。

千蕖无蒂著岩坳。
飞帘喷雪消。
湿云双束怒厓高,春湍不敢豪。

青莲普化已生天,又见篅庵下法筵。


大寂光中逢石洞,为言顽石罢参禅。

江城禁火复登堂,相顾怆然为滥觞。


慧命如丝谁断续,老成凋谢倍增伤。

住来频见荔枝红,密约分明问祖翁。


真净不来乡果熟,陈琳无檄愈头风。

不住深山住破庵,风波咫尺阴鹅潭。


迷津欲渡无舟楫,几度缄书问指南。

高峻门庭不易登,每逢寒食谒尊僧。


狂歌薤露逢蒿里,即事分题记得曾。

手辟名园作报资,法堂明月接清池。


一回相见一回老,入室升堂知是谁。

海内归来礼国恩,祖庭收拾领儿孙。


龙山山色今犹昨,祗树秋高不忍论。

罗浮归日执心丧,提奖全辜老法王。


落节删枝成败种,不承当也却承当。

三十年来觐本师,见翁方恨识翁迟。


杂华林下曾相许,负荷深惭石洞儿。

四十年前早识翁,铁门帘下挹清风。


章缝把结投衙去,昨日高谈是梦中。

已附还家信,应知去国心。


一身还我有,双鬓为谁侵。


松药如无恙,琴尊或可寻。

手撚菊花歌竹枝,秋光月色尽相宜。


如何数载西溪上,只隔芙蓉唤不知。

一月同舟忆纵谈,归来烟水隔西南。


几回风雨珠林渡,虚负先生问草庵。

十年江海旧相知,何事重逢竟后期。


乱定总知为客惯,别来惟恨寄书迟。


帆开极浦云飞处,酒醒空山月上时。

王氏才华擅世传,临潨文物故依然。


山中夜雪明书帙,溪上春云压钓船。


深港鸟啼花似雨,平原人去草如烟。

惊见连篇锦绣文,营中将校罕逢君。
投壶清致祭征虏,执戟多年杨子云。
银甲行穿江路柳,丹心每效野人芹。
秋云欲遘雨,恼此山河凉。
柴门试一出,矫目叹林光。
孔鸾势自远,鸿雁意亦长。
樵踪空枉问,值此掩重扉。
馀雪寒犹在,初阳晓尚微。
邻遥鸡独唱,厨静雀群飞。
年来自笑足三馀,不向明时赋子虚。
白发相逢皆按剑,青山归去好藏书。
探怀已敝祢生刺,弹铗空歌冯氏鱼。
奈何声里,微见两眉皱。
珠盘乍调宫徵,讶出残莺口。
欲唤周郎再起,帐底亲传授。
南沙避客山中日,我适西来见泊船。
一衲逶迤传妙句,双松寒翠倚高天。
儒冠道重初携杖,寿酒情深但酌泉。
燕山楚泽共微茫,细雨春帆度汉阳。
好向鳣堂理吟卷,竟陵东渚即沧浪。
武昌城下竞舟时,恰好相逢正则祠。
阻暑聊为无赖饮,游山喜作不情诗。
甘陵自昔多君子,江夏于今诵小儿。
鹪鹩一枝安,鼠饮河易足。
惟知人爵荣,不识天理辱。
沧溟偃鹍鹏,云雾迷鸿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