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吾衰何所如,俯仰在一席。


舍傍有小水,相望渺南北。


静久动乃宜,住多行亦得。

万枝瑶雪倚风斜,似浣明妆候翠华。


日涉邮程春已暮,今朝初见马前花。

里俗崇祠想报功,袍靴包裹雪髯翁。


休嗟事始无人识,纵有丰碑亦是空。

老树数千尺,风霜几百年。


十围堪大用,寸朽为人捐。


古干淩云外,清阴散道边。

一路寻春何处寻,山中春色夏初临。


依微杨柳风无力,惆怅梨花月有阴。


陶穴尚存三代制,耦耕应抱古人心。

行尽翁源山万重,高人喜遇粟千钟。


可怜老却观书眼,不识云间一个峰。

细细松千叶,纷纷竹万枝。


寒声落幽径,碎影出疏篱。


冷逼风霜劲,清舍雨露滋。

下马饮君酒,酒酣愁奈何。


离颜正萧索,客计且蹉跎。


荆玉售何晚,鲛珠泪渐多。

遑遑问归路,与子暂盘桓。


岁月分襟易,风尘把袂难。


离觞促日短,旅服过春寒。

夭矫龙鳞众欲攀,肯随蒿艾老空山。


便教不受栋梁用,犹作光明满世间。

旧雨留烟饰短垣,浅沙催水撼衡门。


旗帘动眼新迎客,䆉稏关心故弄孙。

一片东风一度新,生来不见上林春。


莫言此物无情甚,送尽天涯落魄人。

寒流石上一株松,一半死皮藏蠹虫。


石马双双当古树,厖眉书客感秋蓬。

腊底春前探物华,一枝初发竞相夸。


如今千树离披后,却爱迟开三两花。

谁家一树铁斜攲,的皪疏花出短篱。


黄叶久随风卷地,幽姿当与雪同时。


白头朔漠穷苏武,瘦骨西山饿伯夷。

旧冢低平杂草莱,可怜新冢又成堆。
他年化鹤归来日,不见累累那得知。
已过梅岭更南征,渺渺琼山四百程。
日暖风和寒食路,行人休听鹧鸪声。
闲马嘶云牧远芜,高原下隰尽耕锄。
太平里巷都无事,老卒支颐听读书。
衡门终日掩,不见主人归。
春到花空放,年深草自肥。
颓垣多鼠穴,古砌上苔衣。
蟠根官道傍,生饱禁城霜。
春风功力微,磥砢百尺长。
肌肤凝金铁,大雪冻不僵。
落日古道傍,依依闻哭声。
云是田舍儿,垂髫才九龄。
前母久已没,后母无复情。
离离秋实压枝柔,带露含烟烂不收。
须信新安生鸭脚,大胜霅水熟鸡头。
饱闻兹山产奇石,东南宝之如尺璧。
谁知狼藉乱如麻,往往嵌空类镵刻。
长安东风万岁山,搜抉珍怪穷人间。
自出城北门,平野亘长云。
道傍多高阜,累累若丘坟。
丰草为不生,白日何氤氲。
狂风拔倒树,树倒根已露。
几家同住一孤村,绿树团阴半掩门。
莫道野人生事少,晓晴篱落散鸡豚。
古道傍,双垂杨,长风飒飒声欲狂。
行人巳去寂渺茫,黄尘一阵空断肠。
古榕夹道周,老干参天碧。
溜雨四十围,下视庭前柏。
垂根相勾联,敷荫接南国。
劳生成底事,寸禄解萦人。
阳羡溪山好,归欤未有因。
山断村才见,溪回路忽迷。
贩茶非土獠,劝酒是倭泥。
碧树排云直,青秧插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