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华山东下有茅冈,云是毛公旧隐场。


清露尚馀丹满臼,白云今许草为堂。


冬凭野烧开畬陇,春托山雷净石床。

白云旴水上,自古多仙人。


手携绿玉杖,头戴白纶巾。


袖中出风雨,天上礼星辰。

因将岁月离三岛,闲贮风烟在一壶。


为问金乌头白后,人间流水却回无。

大片纷纷小片轻,雨和风击更纵横。


园林入夜寒光动,窗户凌晨湿气生。


蔽野吞村飘未歇,摧巢压竹密无声。

积翠千层一径开,遥盘山腹到琼台。


藕花飘落前岩去,桂子流从别洞来。


石上丛林碍星斗,窗边瀑布走风雷。

协晨宫上启金扉,诏使先生坐蜕归。


鹤有一声应是哭,丹无馀粒恐潜飞。


烟凄玉笥封云篆,月惨琪花葬羽衣。

成道自衰周,避世穷炎汉。


荆杞虽云梗,烟霞尚容窜。


兹岑信灵异,吾怀惬流玩。

师去东华却鍊形,门人求我志金庭。


大椿枯后新为记,仙鹤亡来始有铭。


琼板欲刊知不朽,冰纨将受恐通灵。

青城道士跨青牛,去作清都汗漫游。


朝扣九关朝玉阙,暮回三岛宴金楼。


丹随鹤舞缑山月,剑伴龙归洛浦秋。

昨夜清霜重,念此山中客。


落叶聚堆床,暗虫吟败壁。


泬漻天宇肃,疏林风瑟瑟。

贪得无厌者,应难共此居。


炉中姹女药,案上老君书。


花竹庭阶洁,风烟户牖虚。

鴐鹅逢天风,北向惊飞鸣。
飞鸣入夜急,侧听弹琴声。


借问弹者谁,云是当年卞玉京。

不见辽东丁令威,旧游城郭昔人非。


镜中春去青鸾老,华表山空白鹤归。


石竹泪乾斑雨在,玉箫声断彩云飞。

孤舟横野水,门外雪晴初。


白日莫放鹤,青溪闲钓鱼。

道人居住碧湘湾,清夜月明摇佩环。


出门倒拄九节杖,辞家却入三茅山。


开笼放鹤横江去,写檄收龙带雨还。

我识华阳林道士,步虚空里带淮腔。


几年挂剑茅君洞,一夜渡船扬子江。


醉酒惯眠松下石,题诗爱近水边窗。

道人自有爱山癖,蜡屐平生几两穿。


七窍冷云秋喷竹,一琴明月夜调弦。


山中紫府茅君宅,肘后丹方许史传。

华阳洞里罗浮仙,袖携冰雪梅花篇。


玉堂道士字一尺,紫清老人诗四联。


夫何题咏到疏懒,日短天寒岁云晚。

道人新戴竹皮冠,头上星摇北斗寒。


一夜凉风吹发乱,半窗鹤梦绕琅玕。

早年濯足东海水,去卧华峰顶上云。


收得九秋仙掌露,归来酌献武夷君。

杏花一夜雨声寒,酒醒丹阳几日还。


却遇茅君三白鹤,借骑一只到三山。

不见冶城稽道士,云深无处访仙踪。


夜闻老鹤行枯叶,知在秋山第几重。

江南正月半,犹自有梅花。


踏雪去何处,青溪道士家。

研珠滴露清,自点太玄经。


尽日无人到,小窗兰叶青。

山中华盖洞,石气冷萧萧。


不见眠云客,惟逢避雨樵。

道士爱幽居,年来一事无。


盆池新过雨,石上种菖蒲。

清玄道士骑黄鹤,曾向春班趁早朝。


香动螭头云气暗,路回龙尾佩声遥。


还山去采泉中玉,洗耳终亡树上瓢。

堂闭仙人影,空坛月露初。


闲听道家子,盥漱读灵书。

中令有清德,风流二百年。


举家惟食粥,绝口不言钱。


里闬容吾老,庭闱赖汝贤。

膏已明煎信矣哉,二年人世不归来。


庭前为报仙桃树,今岁花时好好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