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江南卑湿地,往往如长沙。


薄寒能中人,毛立噤齿牙。


初犹遭蒸炊,又似缚且檛。

昔闻蓬莱顶,神仙好围棋。


争道不相娱,散掷东海湄。


海若鼓锋涛,为汝作玉师。

西塞山头啼杜鹃,湔涛百尺泻楼船。


总令渔父心无事,耐可中流倚醉眠。

离离九畹暗香来,读罢玄经手自栽。


莫倚谢家庭内物,不知新种在蓬莱。

东是和尚矶,西是道士洑。


那能教小姑,不就彭郎宿。

道人沧洲馆,拥径千琅玕。


竟日碧云合,有时明月残。


玄心澹相映,秀色净堪餐。

何日养铅丹,幽居紫翠间。


架岩开户牖,隐几俯溪山。


昔到浑如梦,今游更觉闲。

神清遂仙游,境寂恣遐躅。


羽人入我梦,轩户霭松竹。


高吟谪仙文,逸韵响金玉。

道人心境闲,种花白云乡。


交柯碧珊瑚,薿薿众叶光。


弱质资灌溉,孤根怯清霜。

诛茅独占溪一曲,时有白云来伴宿。


自言身在此山中,暮暮朝朝看不足。

青山中有一道士,独卧烟霞昼掩扉。


踏雪叩关知意重,拥炉相与话真机。

我家扶桑下,日日见东君。
遗我紫琼花,风吹落白云。


白云泱漭起南海,蓬莱宫阙须臾改。

王事信靡盬,饮冰安足辞。


胡为拥征传,乃至天南陲。


天南非我乡,留滞忽逾时。

珍重江南沈鍊师,未曾相识久相思。


已全真气能从俗,不坠家风善赋诗。


玉笥共游知早晚,金貂回顾觉喧卑。

先生曾有洞天期,犹傍天坛摘紫芝。


处世自能心混沌,全真谁见德支离。


玉霄尘闭人长在,金鼎功成俗未知。

云水李道士,曾为中贵人。


绮纨终不恋,松鹤自相亲。


云气苍梧晚,芳华紫盖春。

人境年虚掷,仙源日未斜。


羡君乘竹杖,辞我隐桃花。


鸟去宁知路,云飞似忆家。

吴下黄师我所怜,江湖离别又三年。


家贫似为耽诗句,世乱谁能与酒钱。


溪上瓜田应蔓草,沙边茅屋正风颠。

方壶少小学为仙,笔底三山岂偶然。


见说麻姑头总白,不知何用得长年。

巨鱼出没浪波腥,东望三山路杳冥。


安得秦皇射蛟手,为操强弩下沧溟。

东流弱水不胜尘,汉武楼台空自陈。


欲借横江孤鹤去,须凭南岳魏夫人。

宣城王道士,爱着芰荷衣。


一自清江别,三年白雁飞。


酒徒随处有,沽客向来稀。

物外与谁期,人间又别离。


四方多事日,高岳独游时。


猿狖潇湘树,烟波屈宋祠。

仙翁调鹤欲扶穹,万里风头浩气雄。


翎背稳乘空廓外,丹光横驾宇寰中。


飞符到处雷神集,役剑长驱疠鬼穷。

姓氏不书高士传,形神自得逸人风。


已传花洞将秦接,更指茅山与蜀通。


懒说岁年齐绛老,甘为乡曲号涪翁。

雪路夜朦胧,寻师杏树东。


石坛连竹静,醮火照山红。


再拜开金箓,焚香使玉童。

先生归有处,欲别笑无言。


绿水到山口,青林连洞门。


月明寻石路,云霁望花源。

飘飘三素云,郁郁秀玉标。


清明合九气,高游冠神霄。


凝化沦无迹,廓落乘素飙。

少年曾喜诵南华,解指邻山说是家。


九转自调丹灶火,千年应见碧桃花。


青溪道士寰中鹤,碧海仙人袖里蛇。

石室无人住,归心似鹤轻。


山君驱虎去,童子报丹成。


玉窦凭龙守,芝田借雨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