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鲁国何男子,夷齐尚不希。


昔当猛虎步,今叩老龙扉。


日观辞沧海,莲花揽翠微。

华盖飘飘绿鬓翁,往来朝谒蕊珠宫。


几年山下阴阳鼎,尽日涧边桃李风。


野迹似云无处著,仙容如水与谁同。

洞庭先生归路长,海云望极春茫茫。


别来几度向蓬岛,自傍瑶台折灵草。

窗中忽有鹤飞声,方士因知道欲成。


来取图书安枕里,便驱鸡犬向山行。


花开深洞仙门小,路过悬桥羽节轻。

闻说沧溟今已浅,何当白鹤更归来。


旧师唯有先生在,忍见门人掩泪回。

苦行能便自小持,松龛寂寂到人稀。


斋厨日晏孤烟起,童子新将施米归。

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妆入梦来。


若到越溪逢越女,红莲池里白莲开。

岩栖带灵境,寥寥布金园。


跫然足音少,所遇麋与猿。


井灶白云里,枕席莓苔痕。

巢居迥无迹,浮人岂知名。

振文掇霞采,孤坐白云英。

神闲了遗境,欲澹将寡营。

老病不能求药饵,朝昏只是但焚烧。


不知谁为收灰骨,垒石栽松傍寺桥。

万重千叠红霞嶂,夜烛朝香白石龛。


常寄溪窗凭危槛,看经影落古龙潭。

却忆西峰顶,经行绝爱憎。


别来心念念,归去雪层层。


石坞寻春笋,苔龛续夜灯。

我亦游山者,常经旧所经。


雪消天外碧,春晓海中青。


可见乱离世,况临衰病形。

闰年春过后,山寺始花开。


还有无心者,闲寻此境来。


鸟幽声忽断,茶好味重回。

麻衣年少雪为颜,闻说经旬不启关。


弄玉已归萧史去,洞门深锁碧窗寒。

学道曾窥天壤意,寒儒又是膝挛人。


只言蔡泽有限寿,谁见壶丘不定身。


贵客懒迎长谢病,薄田可饱敢称贫。

人情心事古犹今,寂寞空林寄此心。


贤圣不分聊中酒,亏成忘尽一开琴。


有书终日只掩卷,无病长年亦拥衿。

殇子彭聃谁夭寿,百骸九窍孰疏亲。


若过颜氏十四岁,便了王孙一祼身。


三载滥叨金马客,几人共坐绛纱春。

本是癯然山泽士,衰年况自不胜衣。


色常带墨缘辞肉,形或如灰似杜机。


睢于久谢偕来众,蹇拙何心知我希。

昔从天上拜彤庭,一别官河几度冰。


岂有文章供史馆,漫将袍笏对山灵。


数株松菊犹三径,两棹风烟又八溟。

绿水青山置我曹,江西辽左一神交。


短篱霜菊谁供酒,破屋秋风自补茆。


勋业都归窗下枕,行藏更问易中爻。

武之在卯,尧王八季。
我弃其寝,我去其扆。
深深然,高高然。

誓将三寸舌,求结万人缘。


宝刹成功日,当期道法圆。

昔日山前寺,兵馀扫地空。


汝今能协力,真是宝林通。

忆昔采芝庐岳顶,清宫常接绛霄人。


玉书闲展石楼晓,瑶瑟醉弹琪树春。


惟恨仙桃迟结实,不忧沧海易成尘。

混俗从教鬓似银,世人无分得相亲。


槎流海上波涛阔,酒满壶中天地春。


功就不看丹灶火,性闲时拂玉琴尘。

闲忆当年游物外,羽人曾许驻仙乡。


溪头烘药烟霞暖,花下围棋日月长。


偷摘蟠桃思曼倩,化成蝴蝶学蒙庄。

寒松肌骨鹤心情,混俗陶陶隐姓名。


白发只闻悲短景,红尘谁解信长生。


壶中日月存心近,岛外烟霞入梦清。

绝顶松堂喜暂游,一宵玄论接浮丘。


云开碧落星河近,月出沧溟世界秋。


尘里年光何急急,梦中强弱自悠悠。

闲来仙观问希夷,云满星坛水满池。


羽客不知何处去,洞前花落立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