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吾爱参寥子,遗偈寄真迹。
像貌俨如生,钩画宛若昔。
读此一代文,令人百虑释。
四十年前问视频,堂前今拜舞斑人。
仪容恍惚庭趋似,诗礼依稀面命真。
子职七朝惭禄养,天恩三世赖丝纶。
竹林何处怨残晖,三径荒芜竟不归。
每忆清辉真似梦,忽瞻遗像是耶非。
音容地下风流尽,骨肉人间父党稀。
所部谁降者,孤城碎欲尘。
将军无战马,孝子不全身。
儿女英雄气,边疆社稷臣。
毅庙中兴祚不永,国脉潜斫天实为。
圣功蒙养始以渐,邪正消长争危微。
嗟公直讲甫三稔,弃外长与重阍辞。
空山孤露读楹书,早直承明扈属车。
孔雀有文宜见絷,芳兰既服忍终锄?
一川还往瞻衡宇,十子才名照里闾。
仙女碑题高士传,沉吟少作重欷歔。
南溪岩壑阅千春,留与先生托隐沦。
生死桐乡爱贤尹,悲欢汐社老遗民。
深山耕凿居成聚,浊世纲常系此身。
早岁论交托纪群,久钦难弟殉忠勋。
一门气遏方张寇,百战功归特起军。
从此淮淝多出将,当时曾李最知君。
隐同禅室酹生辰,年谱新成海未尘。
今日耳孙抱遗像,厌兵还恋旧京春。
清流眉目骚坛主,老作遗民及盛时。
先生刚者,乃乾坤正气,自来难得。
耻作声诗邻小道,文字鬼神能泣。
两策平黎,一棺待罪,风骨何奇特。
琼台名字,其文章经济,妇孺皆识。
事业早承贤母训,移孝作忠王国。
位备三孤,峰连五老,福更能消得。
遥知白发添如许。
心事翁山与。
风潇雨晦匣中鸣。
弟死师门臣死主。
变乱相从,陷阵摧锋去。
一幅禺珠愁日暮。
万壑奔涛诗衍派。
心在诸陵,未许纲常坏。
日月升沉时不再。
轩窗开四面,陡觉薄寒侵。
桂树连城暗,松涛压殿阴。
山川馀霸气,风雨壮诗心。
湖上随肩步,春游景物鲜。
露花红蘸水,丝柳绿搓烟。
径曲疑无路,山回别有天。
议礼何人集上台,东华哭罢极南来。
簪花拥妓神仙骨,纵酒狂歌宰相才。
生得中溪堪作主,死求太白可同埋。
少从故老问平生,共说当时最有名。
铁面屡惊朝士胆,赤心频动圣君情。
十年宪府如山重,三品官囊似水清。
铜鞮太守斯文主,松谷先生后学师。
及第文章存旧稿,过庭诗礼记当时。
功名到手烟云薄,忠孝存心天地知。
蜀魄啼鹃意外声,兰陔缺养倍凄清。
倡随虚说三生约,形影惟馀两泪倾。
半世精神消道路,十年烽火误功名。
糟糠回忆结同盟,黄卷当年共短檠。
北阙恩膏曾沐泽,西泠风雨剧伤情。
鸾箫难续生前韵,麟笔谁传没后名。
至正四年饥大蝗,独投黄觉依僧房。
曾脱袈裟作天子,寂寞御容仍上方。
摄山挺秀压江左,楼台金碧殊辉煌。
将军龙虎姿,见知李忠毅。
驻师吴淞江,东南半壁系。
逆锋何狓猖,勇气弥奋厉。
李纲赵鼎弃如遗,两宫北狩无还期。
不知父兄但知母,桧也和议逢其私。
惟时诏谕正通使,公切忠愤形乎词。
有才无命欲如何,茹苦含辛十载多。
同是清光传不朽,莫釐山色洞庭波。
妙擅生花笔一枝,能书能画复能诗。
即今遗像留生气,相见当年仗义时。
忆昔相逢甥馆中,廿年尘事叹匆匆。
而今画里容颜似,无复樽前笑语同。
一庭梧竹罥秋烟,满架图书手自编。
凭仗后人勤护惜,虹光不数米家船。
静听沉沉玉漏传,遗容相对暗凄然。
伤心恐惹慈亲泪,强作欢颜绕膝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