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嘉晨令节共陶陶,风景牵情并不劳。


晓日整冠兰室静,秋原骑马菊花高。


晴光一一呈金刹,诗思浸浸逼水曹。

丛菊飘金映酒杯,故人一别思堪裁。


君家此去无多路,莫遣音书隔岁来。

舟泊渡头别路长,况逢重九寓他乡。


一江波影依谁碧,两岸菊花为我黄。


凉露沾衣吟里句,轻风落帽醉边觞。

小睡不知重九过,洪斋唤饮菊花杯。


极烦开径同三益,尚费携壶上玉台。


未拟升沉皆自得,可怜风雨不时来。

丛菊几枝吐,重阳昨夜过。


美人别我去,怀抱奈秋何。


月露闲阶砌,衣裳旧薜萝。

江城初霁重阳雨,暇日同登节镇楼。


黄菊有情还照眼,茱萸无分最惊秋。


渔人竞下横池网,客子真怀钓湘舟。

丽紫殷红照水涯,闲云作色晚成霞。


峰头翠盖乔松叶,涧侧黄团野菊花。


浅渚似邀寻宿雁,深林欲待未归鸦。

蓝水经霜清彻底,玉山遥送青来。
寒云浮雨过庭槐。
白衣携酒至,黄菊几枝开。

木叶初飞,重楼雁过,又是重阳。
有瓶开清洌,樽中酒绿,枝含瘦冷,篱下花黄。
佳节难逢,茱萸细看,剧饮高歌总不妨。

秋光一望满江城,偏见朱门月独明。


径里菊英凝露湿,庭前桂影入帘清。


锦屏香篆和风散,歌吹楼头彻夜鸣。

九日登台兴未阑,侯门犹得更追欢。


秋涵桂树香风远,月入梁园夜色寒。


白雁先霜何处度,黄花一径借相看。

黄鹤楼头作重九,吴山楚水空何有。
万里中原掌上看,贾胡城郭摇杯酒。
甚年来、烟萧月瑟,百般风物非故。
飘鸾泊凤天涯隔,相忆不成相顾。
思泰宇。
甚匆匆、轻舟催发,蒲帆远影天际。
宵呼比户相惊苦,离乱眼中何世。
谁左计。
茱萸聊插今年,还是客中重九。
连日秋阴,压损檐前青柳。
扶筇琼岛高去,一片繁芜翘秀。
消遣东篱晚,良宵抵寸金。
黄花须澹泊,绿叶总萧森。
宴近重阳雅,灯然四壁阴。
幽墅斜阳静。
紫萸分插欹冠整。
傍砌栽蕉阴未满,助秋烟催暝。
岭外六年客,登临辄杖藜。
久无鸿雁到,只有鹧鸪啼。
秋夜不成寐,归心未可稽。
竹翠山光扑面来,欲酬佳节在深杯。
白衣那遣文身著,黄菊毋劳绝域开。
已惯风多频落帽,不因乡远罢登台。
记牛山绝顶,每持泪,饯重阳。
又一抹秋烟,两开丛菊,帘卷西堂。
行行。
天高秋回雁初飞,预佩萸囊上翠微。
落帽更寻明日约,追随直待月明归。
秋深赴霜林,常恐风先我。
谁知前夕雪,断送陆浑火。
渥丹变焦墨,入画亦自可。
重阳已过始登高,垒块如山且自陶。
霜叶照颜怜老丑,天风吹发助萧骚。
陆沈衰壮谁能免,轮转闲忙等一劳。
茱萸插罢酒还沽,余兴龙山尚未孤。
万古乾坤皆草莽,一时人物在菰芦。
月泉开社天星聚,铁匣缄诗井水枯。
幽居何事苦魂销,独倚危栏遣寂寥。
陇首草肥秋放马,云边风急暮盘雕。
新愁半遂砧声起,壮志全同木叶雕。
雪花风叶。
聚散何堪说。
瘦到沈腰衣带摺。
记插茱萸。
只几朝黯淡,不似当初。
寄怀篱萼,懒同醉令,探芳水蕊,冷到仙逋。
漫浪江湖已十霜,一秋强半又重阳。
可怜白日浑闲度,偶对黄花觉自伤。
客舍题诗书感遇,市楼沽酒慰凄凉。
沆瀣催时律,幽阴结夕霏。
楼台侵日上,山水送秋归。
海燕辞巢尽,霜鸿避弋飞。
落帽沾衣总失真,追随萸菊亦劳神。
酒无肴核依然好,家有溪山岂是贫。
沆瀣从空来夜气,青冥随处际秋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