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平生注尔雅,虫鱼竞细碎。
一为捧檄行,此事悄然废。
况兼婴痼疾,伏案气辄碍。
未许冲泥客到门,却怜高卧似文园。
一林宿雨枫初战,万里回风雁自翻。
沧海云深空碧落,小窗秋回易黄昏。
活活蒸冬水,先迎冷客来。
僧房扫黄叶,禅榻即苍苔。
酝酿村阴意,商量野菊开。
十年食藕处,有寺已无亭。
草径幽能熟,兰襟淡更馨。
雨兼萑苇响,泉带辘轳听。
雁过白云冷,木落遥山碧。
游筇懒不携,良友近可即。
平地当登高,少长集吟室。
龙山未遂登临兴,官署仍依篱畔香。
浅碧丛中舒晚色,深红队里傲微霜。
花枝烂若金莲燄,诗思清同玉漏长。
一角西山送晚凉,霜风飒飒倚斜阳。
时逢阳九秋笳怨,节近冬初夜漏长。
子美放歌非纵酒,义山惆怅是清狂。
年华弹指又重阳,此日登临兴倍长。
风急雁行频聚散,霜高树色杂青黄。
林闲夕照明如画,篱下幽花晚更香。
秋老西风滞雨声,今朝重九报新晴。
晓霞海色明吴甸,飞翠岚光入越城。
百尺凭楼堪送雁,数竿戛玉胜吹笙。
重洋远渡度重阳,载酒寻花花正黄。
文苑连朝开霁色,春台九月着罗裳。
种来桃李新多实,培得芝兰旧有香。
节已重阳近,登高共举觞。
茱萸应遍插,菊放几枝黄。
地向天边尽,人寻客里欢。
山溪新菊未知寒,开到十分时节不堪看。
雁外飘零久,樽前醒醉难。
昔拟馆娃今礼禅,楼台钟鼓尚依然。
为乘豪兴酬佳节,暂憩丛林净俗缘。
地久莫寻藏蟒穴,庭空犹见散花天。
秋深寒浅未闻霜,篱菊无花野菊黄。
对酒便须拌一醉,登高何必待重阳。
新来僮仆呼先到,久别宾朋姓亦忘。
豪宕谈心剧有情,天涯高会两忘形。
孤帆远浦秋无极,细雨斜风酒易醒。
宦海同心伤落寞,玄都旧树半雕零。
为订登高约,裁笺尽日忙。
鹤鸣频倡和,驹隙易参商。
落帽晨空过,题糕愿待偿。
七度重阳七寄诗,年年撚断几吟髭。
侧身沧海横流地,极目江山摇落时。
秋色渐于枫叶觉,霜风欲逼菊花知。
重阳辜负此良辰,再展佳期话夙因。
风雨满园今已过,催租防有再来人。
白云红叶动关愁,聊把清尊当卧游。
烂醉莫题明日事,黄花虽好是穷秋。
游山慕谢公,此愿矢自昔。
荏苒阅三载,始著登临屐。
秋爽最宜人,寥廓豁心迹。
重阳风雨古语传,今秋云物何澄鲜。
天公怪底号令错,唤醒屏翳丰隆眠。
九日更越日有四,以三乘九阳无偏。
乘风呼小艇,倚棹过前塘。
之子清标远,蒹葭秋水长。
人烟浮落日,诗思逼重阳。
侧耳几回听,哀音尚渺茫。
已经虚八月,莫更负重阳。
碧落寒无影,秋江夜有霜。
黄英紫蕊映雕觞,拂拂风生酒面光。
佳节难逢恩更厚,坐令秋律变春阳。
上得层城暂倚栏,况逢佳节万愁宽。
山青水绿等闲好,酒白花黄随分欢。
一月放怀能几许,九秋生感又多端。
万古长淮一带流,从来战地不容休。
间关千里军前饷,牢落重阳客里秋。
怅望白衣来送酒,了无黄菊与簪头。
支离已久懒申陈,枕上赓歌暂释神。
在户厌闻蛩咽韵,随阳空羡雁来宾。
交情中绝惭张耳,国步方艰忆斗辛。
胸中耿耿向谁陈,舌在形羸强集神。
佩印已惭苏季子,埋名谁志李元宾。
乞粮傥死呼庚癸,贵格何须足乙辛。
公干沉绵自懒陈,黄能入梦是何神。
眼前散帙看盈几,肘后名方或问宾。
衾枕频移滋转困,盘餐少异强加辛。
对金商暮节,此时客、意难忘。
正卉木凋零,蛩螀韵切,宾雁南翔。
东篱有黄蕊绽,是幽人、最爱折浮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