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忆绕朱栏手自栽,绿丛高下几番开。


中庭雨过无人迹,狼籍深红点绿苔。

细看金凤小花丛,费尽司花染作工。


雪色白边袍色紫,更饶深浅四般红。

江南又叹流寓。
指芳物、伴人迟暮。
搅晴风絮,弄寒烟雨,春去更无寻处。

玉砌孤行夜有声,美人泪眼尚分明。

莫愁此夕情何限?指点荒烟锁石城。

生天成佛我何能?幽梦无凭恨不胜。


多谢刘三问消息,尚留微命作诗僧。

收将凤纸写相思,莫道人间总不知。


尽日伤心人不见,莫愁还自有愁时。

昨日晴天花满树,今日风前已飞絮。


闲花可是天与红,着意东风吹不去。


偶然乘此花树空,遂揽春晖学飞翥。

妖娆如自媚,红白竞为娱。


共笑翔千仞,犹疑将九雏。

花有金凤为小丛,秋色已深方盛发。
英英秀质实具体,文采烂然无少缺。


纤茎翩翩翠影动,红白纷乱如点缬。

爱此名字佳,携之不惮远。


岂惟江淮阔,兼恐岁月晚。


手植中庭地,分破紫兰畹。

彩凤连翩小作群,萧条门巷独留春。


莫因繁冶生轻鄙,岁岁花开见主人。

花仙五色自迎逢,翅翼翔霞湿翠笼。


娇萃九苞攒露萼,秀离丹穴舞秋风。


埋丛还绕萧台胜,绚彩应怀舜殿空。

身闲端合醉秋光,两地名花况并芳。


金作凤形如许巧,木成犀理若为香。


髻头自笑辜钗色,沙面谁知识带黄。

昨宵绣,幕曾近。
怪花底、湘帘初褪。
纤如钩月,柔如削玉,掌上看来越韵。

真堪在掌儿上,又只合玉肩斜傍。
这般些小,怎将偷换,犹自暗垂绣帐。


行行唯恐纤尘漾,长只向枕边安放。

高人隐洞天,鸟道入云烟。


且莫论真诀,大都无世缘。


丹炉长自爇,火候岂轻传。

九苞滋雨露,五采烛轩楹。
奉送归丹穴,朝阳幸一鸣。
儒官早遂少年游,绣斧光华继马周。
彩翮孤飞夸鸑鷟,霜蹄一蹶惜骅骝。
荐书方达黄金阙,召记先登白玉楼。
春偷减,赊无计。
怪非雨、非晴天气。
梨花开落,情多生怨,难向芳草修禊。
忽闻燕,来何处。
向树底、双双小语。
一春消息,故人情重,不爽佳期唯汝。
金凤阶前只漫生,移栽行列甚方平。
新来两本当轩出,各吐幽花照眼明。
夏雨要将苏众槁,朝阳端已瑞先鸣。
天霜凋九陵,梧桐日枯槁。
凤德何其衰,惊飞下幽草。
九苞空仿佛,众彩各自好。
巧剪金英似欲飞,恍疑平世凤来仪。
嘉名独冠群花首,底事君王尚未知。
凤仙花本自仙宫。
最喜雨蒙蒙。
摘来簪髻,捣成染甲,妆点许多容。
滴不尽,残春雨。
添绣阁、几多情绪。
韶华如梦,东风薄悻,断送落花归去。
妃子钗头小凤轻,飞来阑槛斗芳英。
何曾枳棘栖留着,却傍梧桐雨露荣。
浓紫鲜红兼莹白,春暄夏热更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