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孤绝寒逾迥,苍茫夜不分。


僧归依岛月,龙定缩江云。


天汉窗前合,风涛枕上闻。

羽旆参差拥岸筵,水嬉对竞暮潮边。


却怜鹤发挥杯日,犹记龙舟侍宴年。


云水三天周梵界,风帆万里迅归船。

五十年中几去还,尘缨兹许濯江关。


天开鹫境苍涛里,地出龙宫紫雾间。


旧识高僧惊灭度,新成危阁漫跻攀。

黄埃不改眼中秋,此日金山又系舟。


地拥长江吞巨海,天教绝景镇中流。


烟云苾洌尝龙井,身世依稀在蜃楼。

万顷波中独占天,客帆日夕望苍烟。


过江车马劳尘劫,绕寺鱼龙稳昼眠。


僧喜抄诗添墨拓,佛来香国记桑田。

万古金山寺,烟波四望分。


对江吴共楚,终日水和云。


灯影摇鲛室,香烟触雁群。

第一江山第一楼,年来频得纵清游。


盘云苍隼如相识,煮茗缁衣苦欲留。


笔底风云摇海岳,壶中日月送春秋。

六鳌捧出法王宫,楼阁居然积浪中。


门外鸥眠春水碧,堂前僧散夕阳红。


扬州城郭高低树,瓜步帆樯上下风。

岷江万里下,梵刹半空开。


吴树风吹断,淮山水荡回。


潮声杂钟磬,波影动楼台。

忽闻钟韵出林微,话别空门思欲飞。


日暮西风吹客棹,夜深凉月梦僧衣。


芜城岁晚芦花尽,瓜步秋高木叶稀。

玄洲贝阙烂相辉,夹岸人家对敞扉。


四壁波涛长触石,孤山花木自成围。


横江鹤向扬州去,泛棹僧从建业归。

禅子经行处,泠泠度水濆。


空门正寥寂,觉海绝嚣纷。


散响飘黄叶,馀音袅白云。

许询都讲去,浮玉白波南。


海客求碑到,江僧写偈参。


匡床开竹苑,乱帙寄花龛。

泠泠钟磬音,金口惬幽寻。


溪绕芙蓉殿,山开薝卜林。


绳床逢鸟下,锡杖过苔深。

长江气势何雄雄,波心幻出青莲宫。


江流万古浮不去,疑有根蒂谁能穷。


溯流远见一培塿,传闻壮观疑谈空。

万古波心寺,金山名目新。


天多剩得月,地少不生尘。


过橹妨僧定,惊涛溅佛身。

长江风浪定,此地古今浮。


山静惟闻磬,天空不碍舟。


楼台云外回,烟树望中稠。

江心突兀应天心,莫则高兮莫测深。


鼋听梵音多出没,花含烟雨半睛阴。


风摇古木玄猿笑,月照寒潭万劫沉。

尘少僧多戒,流环地若丸。


江涵龙钵润,月浸佛衣寒。


罨画孤吟壮,晴明四望宽。

半江涌出金山寺,一簇楼台雨岸船。
月到中宵成白昼,浪翻平地作青天。
塔铃自触微风语,滩石长磨细浪圆。
归逐赣船行,金山下且停。
闲身无北顾,道味在中泠。
雉堞分城出,鲸钟带浪听。
一片回波石,何年梵刹开。
江流万古去,涛带六州来。
释子呼鼋起,山人指雁回。
绝岛浮莲宇,明江涌化城。
龙回银浪转,鳌戴碧山行。
南北舟樯带,东西日月萦。
画图省识金山面,短褐风吹入画图。
玉镜台空螺髻直,海潮音散蜃楼孤。
归田拟共江神约,鼓枻容追越相逋。
四面波涛匝,中楼日月邻。
上穷如出世,下瞷忽惊神。
刹碍长空鸟,船通外国人。
一点青山翠色危,云岩不掩与星期。
海门烟树潮归后,江面山楼月照时。
独鹤唳空秋露下,高僧入定夜猿知。
江近海势斗,中流孤岛分。
化城若浮出,钟梵空中闻。
真僧何方来,于兹巢白云。
久忆名山胜,春风泛艇游。
巨涛吞宝刹,朗月涌江流。
啼鸟窥禅诵,飞花过石楼。
高斋何寂寂,梵落半空声。
萝月窥禅榻,松醪慰客情。
冰霜千涧合,钟磬一溪清。
贪幽不畏长江险,此日乘潮两度舟。
毒蜃结楼连岛迥,驯鼋负日近人游。
东南地轴江天出,吴楚星疆日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