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去年此月歌三叠,此月今年寄八行。


问齿我惭臣发短,赐环君拜圣恩长。


南床不觅乌衣坐,北院犹虚白玉堂。

当年结袜石头城,倾盖空惭国士名。


老我孤生投世网,多君壮岁解尘缨。


山川已间丘中赏,臭味遥同物外情。

与君辍直出承明,岁晏方舟事远征。


岐路喜同京口驿,故人来自石头城。


枫江落日潮初上,水寺钟残棋一枰。

蚤誉雄三楚,移官得九华。


宦情甘短袖,家世本长沙。


曾否音容改,相思岁月赊。

尔曳长裾去,余蓬短鬓来。


晚风吹杞柳,野鸟伴蒿莱。


看竹何须主,怀人独上台。

令节招携聚会频,移尊更傍帝城闉。


金吾不禁闲游骑,玉漏休催结赏人。


淑气千门方霁雪,阳和满目堪怡悦。

马上游尘骤扑衣,仓忙朱雀转堪悲。


鸡人候晓曾传箭,狎客临春只赋诗。


结绮宫前迷玉树,望仙楼外语黄鹂。

西邸才华沈谢游,萧郎日角出庸流。


浮山野水通鱼穴,泰寺炉烟绕佛楼。


狐在尚应须玉烛,猿亡先已虑金瓯。

铁马功兴皂荚桥,旋看草禅接先朝。


黄金土价应难并,白璧山灵似可招。


笔彩正回江氏梦,带围犹称沈郎腰。

竹下龙文护讲堂,五虹交映宋图昌。


居人独颂元嘉政,赋客争传小谢章。


曲水池边频应诏,乐游苑里缓称觞。

神州沈陆虏尘昏,指点铜驼未忍言。


易马重看兴帝室,化龙谁与复中原。


山河涕泪新亭集,王谢风流旧宅存。

一自金车应闿阊,秣陵佳丽属吴王。


但夸卷土天为堑,肯信中流苇亦航。


风火楼船思赤壁,英雄部伍失丹阳。

金陵城里金陵寺,当是金陵最佳处。


一区僻地人罕过,几仞高丘亭可据。


海畔忽来吏是仙,造士横经业已传。

山川望吴越,风雨到金陵。


佳丽宁销歇,豪华几代兴。


江云开晓霁,岭树入秋澄。

衣马翩翩自汉京,共看莲锷发霜硎。


云霄久拟翔千仞,章句宁徒守一经。


观国谁同书诣阙,还家且聚德为星。

十年声誉满词垣,璧水传经道愈尊。


报绩已从南国重,承恩新自汉宫蕃。


秣陵风月还相待,廷尉刑章定不冤。

锦衣将军燕蓟郎,面围红玉颜清扬。
全家旧住双阙旁,一门诸父皆周行。


阿翁昔日事先皇,金戈日侍殿东厢,一日不见回清光。

十载江东忆旧游,竹林斜日坐深秋。


长安道上红尘满,赖有清风消客愁。

极目燕云望海鸿,江楼一笑雨兼风。


行边戏语三年约,梦里清欢两月同。


归棹细穿汀草绿,别尊新剥水菱红。

天地有正气,忠义性所予。


子奇围睢阳,未闻贼张许。


小丑何猖披,丧心弃天叙。

山到城南总比连,石潭终古照寒泉。


于今花雨无人会,老木萧萧生古烟。

秋试当年最胜时,湘帘桦烛寄游思。


淮清桥下风流尽,头白诗人又卖痴。

太平西幸路迢遥,一夕金陵王气销。


剩有荷珠重文藻,好寻冥漠话前朝。

纪功碑碣总成空,铜狄无端出殡宫。


三百年来禁樵采,为谁移置市门中。

石城打桨不胜愁,金粉飘零泣素秋。


今日无人念征戍,湖云楼月自清幽。

残山荦确照寒晖,依旧高城瞰四围。


欲问萧梁兴替事,寺门黄叶一僧归。

猝遇时艰命匪谌,愿将孤诣答高深。


埋轮早见平原略,蹈海方知世杰心。


岂有男儿求免死,可怜浊世少知音。

帝赫斯怒,王师徐驱。


蕞尔蝼蚁,岂胜诛锄。


哀哀穷俘,爰叫以呼。

金陵峨峨,长江万里。


谁为巢穴,养此蛇豕。


天岂作限,而险而恃。

江城叠鼓晚停挝,游子翩翩念岁华。


水底乾坤浮日夜,沙边鸥鹭老烟霞。


渔人能说陈隋事,燕子犹寻王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