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江风吹雨洒江烟,薄暮携筇独上船。


鸟鹊声中传意去,白鸥群畔对愁眠。


春山笋蕨三年梦,客路云萍万里天。

隔江东望越州山,七载重来喜破颜。


却数故人今几在,一襟清泪湿潸潸。

五年羁客留荆楚,今日江头把绣衣。


鸿雁夜飞天气白,蛟龙昼蛰水妖微。


弹冠终坐王阳起,敝褐何年季子归。

几年流滞客京师,每忆江边话别离。


落魄已甘心似铁,蹉跎无奈鬓成丝。


草玄思苦无人问,弹铗歌长只自悲。

日落津亭一别君,数声猿叫不堪闻。


明朝回首钱唐路,惟有秋山隔暮云。

吴山残黛晚烟低,满目桃花路又迷。


夜夜泪痕悲角枕,年年幽恨闭香闺。


分枝菡萏难连理,隔水鸳鸯暂并栖。

繁华欲赋太平时,惭愧无才续左思。


晓市船趋三汊港,春游人集两峰祠。


楼台不类人间世,风月都成画里诗。

徙倚湖山欲暮时,行人随处动遐思。


张王僣窃今无地,白传风流尚有祠。


夜静六桥谁放鹤,春回三竺好题诗。

康王疋马渡江时,北望谁能有所思。


洛社末由恢土宇,临安何忍奉郊祠。


两朝和议愁通表,一卷褒忠漫有诗。

水色山光似昔时,往来还动百年思。


颠崖藓蚀钱王箭,拍岸潮迎伍相祠。


岁月难胜双短鬓,兴亡能博几新诗。

江淹词赋彩毫新,七叶衣冠况世臣。


瑞节千山金马使,竹书三署白云人。


过家因得停车骑,上寿应知望紫宸。

君去问桑梓,欢逢兵气销。


月从天竺寺,秋入海门潮。


酒舫歌迎客,渔家醉答樵。

灯花犹记别时红,为报君归我亦东。
岂意黄尘迷瘦马,尚淹青眼送飞鸿。
群山积雪清相射,千树寒梅望欲空。
觥筹交错麝兰熏,请君听我歌茜云。
霜风昨夜吹香氛,冉冉飞落珠江濆。
芊绵草色日初曛,化为云兮碧氤氲。
何许呼来校书女,说在西楼最幽处。
近闻学弄钱唐潮,欲伴灵妃戏江渚。
教成歌舞卖千金,临风悔作沾泥絮。
坐拨鹅笙。
望凤阁銮坡,恰是蓬瀛。
人间天上,绛幄银屏。
钱塘佳丽冠南州,故国繁华逐水流。
龙虎已消王霸气,江山空锁古今愁。
吴臣庙冷潮喧夜,宋主陵荒塔倚秋。
浪涌蓬莱,高飞撼、宋家宫阙。
谁荡激、灵胥一怒,惹冠冲发。
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
月寒霜树久相依,春去风花各自飞。
远信已随潮水断,故交浑若晓星稀。
绨袍可恋知谁在,青镜频看叹昨非。
三月皇州望欲迷,涌金门外草初齐。
满山云气不见日,一雨天街都作泥。
温室树移鹦鹉去,玉津花落杜鹃啼。
缪家郎,目烂岩电光,金线衣蟠柳色黄,紫荷囊佩玉钩长。
暮朝读书不下堂,宛若丹山雏凤凰。
吴城一夜兵戈入,老幼苍黄计安出。
靖节琴无弦,兴来时一抚。
雅趣溢冲襟,宁于弦上取。
伯牙弦上声,遥遥在山水。
祇陀园里布黄金,王子因生向善心。
酷爱好山联十锦,故依净土结双林。
洞门云出有闲态,花径鸟啼无俗音。
不记钱王建国年,尚遗强弩射潮痕。
地回王气归吴分,山挟潮声出海门。
南渡几年犹昨日,西湖疏影自黄昏。
嗣宗诸侄仲容贤,客路飘零雪满颠。
曾为颂椒留子美,却思戏蜡爱僧虔。
十年江海三杯酒,百里溪山一钓船。
画船载酒西湖上,一日笙歌几万钱。
独抱孤桐向何处,夜深弹月上青天。
椿萱嗟已零,棣萼继凋丧。
永佩过庭言,无复倚门望。
始赖伯氏存,亦祔泉台葬。
放蛇大泽中,蛇且化为龙。
搏虎江水头,虎竟败于牛。
馆娃宫中歌吹低,惊涛一旦浮鸱夷。
无尽复无尽,风骚两得之。
悠然弦外响,读者意中诗。
今古心方寸,湖山笔一枝。
春云拂地雨淅淅,户外屦空生绿苔。
朝天门外楼依水,好棹小舟乘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