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何处寻真景,湖山正夕阳。
秋波含佛塔,城市隔林塘。
衣振风回舞,帆开鸟共翔。
荷花桂子不胜悲,江介繁华异昔时。

天目山来孤凤歇,海门潮去六龙移。

贾充误世终无策,庾信哀时尚有词。

君去渡江春,莺花著处新。
湖山有喜气,天壤见斯人。
残雪明松岭,闲云傍葛巾。
才华未若一杯酒,行业尚贪千首诗。
今贵几何名得志,古贫最底谓知时。
雕残沈谢陶居首,披剥韦陈杜不卑。
暑雨过林壑,青青发幽香。
徘徊湖水边,路转山横岗。
朱门严古祠,中有水仙王。
九日风凄紧,扁舟发龛山。
龛山正自佳,况复江水间。
吴歌动两桨,溯洄过沧湾。
西江寒藤濯清冰,捣成楮衾起霜棱。
朱门鼎食笑弗顾,只有蕙帐眠山僧。
精致不数毡毯厚,洁净未必绫锦能。
凤阙追随外,龙山判别中。
怒涛翻夕照,远树起秋风。
我亦情何限,君应兴与同。
金爵觚棱月向低,泠泠清磬万松西。
五门曙色开龙尾,十日春寒健马蹄。
红雾不收花气合,绿波初涨柳条齐。
瑶池青鸟集觚棱,白塔金凫閟夜灯。
云母帐虚星采动,水晶宫冷露华凝。
骊山草暗墟周业,郿坞花繁失汉陵。
日华初动衮衣明,剑佩千官隐绣楹。
五色黼函开玉座,九重汤药下银罂。
书题凤尾仙曹喜,恩浃螭坳学士荣。
周南风俗汉衣冠,五色云中忆驻銮。
璎珞桧高藏白兽,蕊珠花发降文鸾。
河通织女机丝湿,雨歇巫娥翠黛寒。
王气凌虚散晓霞,虎闱麟阁静烟花。
中天日月迂黄道,沧海风云冷翠华。
望帝神游夔子国,乌衣梦隔野人家。
紫罽軿车从六龙,尽随仙曲度青空。
苍山楼阙旃林里,赤羽旌麾野庙中。
百姓未忘周大赉,成都元有汉遗风。
驻马钱塘路,逢人说胜游。
湖光吴苑晚,山色宋陵秋。
岩桂密连寺,渚花高映楼。
花月迷人去,江山胜事存。
由来耽乐土,不复问中原。
歌舞喧南渡,风尘暗北辕。
劳动来书问寂岑,近来惭愧语知心。
无风亦读陈琳檄,有虑难消杜甫吟。
千里路遥同向背,十年人老任升沉。
我先大夫东南游,六年云水穷抉搜。
吹嘘人物到方外,伯乐未忍轻骅骝。
老师一见心相投,气味要是同薰莸。
长歌去路遥,遥遥去何处,枫桥与断桥。
两岸梅花五更月,布帆吹去风翛翛。
啸傲山水前,岂遂称豪贤。
曾逐东风过曲江,人间俯仰隔兴亡。
江头潮涸趋渔浦,山下城空失凤凰。
漠漠黄埃昏草棘,悠悠陈迹阅星霜。
鸣榔晓发钱塘江,波开绿酒浮春缸。
江风吹帆三百里,青山片片随船窗。
山头挂天根插水,两岸阴森那可已。
客怀当暮冬,去矣不从容。
草屩千峰雪,柴门九里松。
贫惟安豹隐,老任笑龙钟。
钱塘江绕吴山翠,相望隔天涯。
镇海奇观,泛浙佳兴,尽属谁家。
闻说王郎,翰林孙子,四十年华。
曾从川广著征袍,又辟江淮督餫艘。
旧业耻缘行橐富,新名多逐荐书高。
银台已换簪绅贵,玉帐应酬案牍劳。
临安秋早发,罗刹片帆开。
来岸青龙见,惊涛白马来。
速归频问驿,学赋敢言才。
鹣鹣相卷飞,蛩蛩互遗食。
足足瑞庭柯,云胡乖羽翼。
哲匠奋南溟,济济光四奕。
君扁二山,似接翅、排成宫阙。
才一向、飙轮飞过,楚天如发。
帆脚只从天外转,弩头远对江潮发。
钱塘宰是会稽客,一身见尽元与白。
元白风流且置之,是家尊翁勇金石。
早受申公国士知,谁任东坡邦人责。
吴山越山山下水,总是凄凉意。
江流今古愁,山雨亡泪,沙鸥笑人闲未得。
暮天碧。
长是登临望极。
松江上、云冷雁稀,立尽斜阳耿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