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破驿遥临放马场,两鸦飞下更苍凉。


东风莫起雕鞍兴,白发欺人念故乡。

墙上夭桃竹顶齐,矮桥横水屋横陂。


主翁受用三竿日,门外催租总不知。

旅食愁无寐,推蓬问驿亭。


峰明斜抱月,河侧倒漂星。


日跃鸡先觉,钟残世渐醒。

荆溪一水逶迤去,震泽群峰历乱来。


纵使路迷都莫问,秋光随地可衔杯。

八九峰峦,十三娇小,相携月下芳姿。
山空人静,玉臂倩扶持。
花弄影、浑身上下,风动竹、忽地惊疑。

雄罴岭,苍翠亘天涵倒景。
盘旋一道蹑巉岩,才见升天复下井。


雄罴岭,世路低昂宜自省。

惊风落春昼,塌然发长叹。


夫岂为所私,天地储精难。


流赋亦能几,至宝轻摧残。

歌吹当时上凤台,忽惊三十五年来。


题诗欲问城南杏,肯为诗翁白发开。

山中谁与乐尧年,白发新秋作寿筵。
礼客情深茶胜酒,起家功重笔为田。
鹊桥纵近宁需巧,鹤算能长不叩仙。
午桥依锡穴,甲第近铜池。
赐沐朝难许,椷縢圃未窥。
九华云下出,三秀石中披。
鼓柁秋飙江上寒,东归何处不盘桓。
二泉玉甃行堪汲,三泖银涛去自看。
白练已书留旧馆,青梅曾弄忆长干。
尔家犹未定,道在固应穷。
一仕何妨隐,千言已自工。
佣堪依庑下,世亦避墙东。
撩乱乡愁一夕生,烛残酒醒奈深更。
隔船安稳归人梦,前路迢遥去客情。
江月又催征棹发,寒鸡不待寺钟鸣。
十日追随意未倾,一朝言别若为情。
只怜对酒成高会,无那挑灯是送行。
家累关心难共语,功名垂老不堪评。
王郎运笔如运帚,大字如盘一挥手。
有时细意写乌丝,蚊脚蝇头满窗牖。
松江古志新刻成,龙宫塔庙俱镌铭。
十八滩头路几千,江皋忆别已三年。
于今重向师门过,亲试吴山第二泉。
羽书烽火迫防秋,努力聊宽圣主忧。
契阔友生多散落,急难兄弟自相求。
归欤便可追吴隐,相对安能效楚囚。
倚低篷三尺,半生南北,似溪渔惯。
甚当年偏喜问津,近来踪迹都倦。
秋衣乍典。
玉卮如雪溶溶白。
卮酒还同色。
水云影里叩船舷。
苦暑竟宵征,归帆拂曙星。
帘垂秋水碧,坐对晓山青。
徙倚看渔艇,微吟到驿亭。
故人相见未奁容,又报东归讶转蓬。
瞥眼莺花三月过,隔窗风雨几宵同。
英姿吴下知谁健,膏泽天边喜独蒙。
冠冕虽荣懒折腰,独怡黄菊异蓬蒿。
花陪陶令归时乐,香比韩公晚节高。
三径霜华添酒兴,一篱风味助诗毫。
遁迹湖山几世同,湖山移在故园中。
画图不假丹青笔,疏凿真如造化功。
孤阜未荒和靖业,钓台常仰子陵风。
闲上东峰望五湖,旧时亭榭半荒芜。
山中石刻曾传汉,水上䲭夷独吊吴。
南涧袈裟僧迓客,西岩尊榼仆争途。
东峰石塔对西峰,云去云来俯仰中。
万古不磨铭地语,百年谁试补天功。
雷将化雨春回蛰,斗避文星夜起虹。
独觉登山病后难,山中气象笔曾干。
镜光初动春湖绿,塔影犹含夜雨寒。
流水暗生禅榻听,飞花轻上舞衣看。
一自共姜后,谁能赋柏舟。
今看双节美,可与古人俦。
共矢心如石,相看雪满头。
赢得看山共胜游,漫携斗酒放仙舟。
石龙嘘沫香云湿,铁马敲风古寺幽。
葵蕊向阳初到夏,竹阴笼午颇疑秋。
忆昨理征棹,郊源微绿初。
一水霁寒碧,前村生远墟。
何如带笭箵,政复在籧篨。
清时曾应贤良举,藉藉乡邦令誉驰。
白昼哦松知散逸,红亭折柳惜分携。
新秋驿路蛩吟早,斜日江汀雁落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