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饮马长城窟,寒泉咽不流。
髑髅腥枕雨,刁斗冷鸣秋。
瀚海烽烟断,阴山部落稠。
饮马长城窟,马渴饮不巳。
马饮良易足,我怀当何止。
畴昔离故乡,淹淫几万里。
板筑声寒万姓颦,胡儿先谶解亡秦。
谁知倾国为丞相,不是长城塞外人。
朝饮马,暮饮马,饮马日日长城下。
朔风吹鬓寒,黄云迷四野。
沙场冰僵塞草死,惟有长城窟中水。
束风吹沙春无色,白日荒荒草痕黑。
驱车不向中原行,藐然大地无空阔。
天低野旷不见路,沙上行人愁日昃。
阴山、祁连安在哉,我从绝顶登天台。
万骑胡儿今不见,万山叠叠东西来。
东望临榆负山海,西望恒岳飞尘埃。
绵亘山川一带长,萧条断垒锁残阳。
已经作俑开秦祸,空使千秋罪始皇。
汉兵北伐时,饮马长城窟。
此城何以高,中填战夫骨。
此池何以深,战血化为洫。
漠漠沙场万里遥,千夫一日起临洮。
若无道德为干橹,更是秦人筑欠高。
饮马长城窟,下见征人骨。
长城窟虽深,见骨不见心。
谁知征人心,怨杀秦至今。
道德藩墉亿万年,长城谩与朔云连。
秦人骨肉皆为土,汉地封疆已罢边。
饮马窟深泉动脉,牧羝沙暖草生烟。
离念非前期,秋风忽已至。
芸黄众芳晚,摇荡居人思。
白霜凄以积,高梧飒而坠。
箬水青似箬,玉山碧于玉。
逼霄沓万状,截地分千曲。
萍解深可窥,林豁遥在瞩。
万山横一线,迢递走咸阳。
辽海临关尽,秦云抱塞长。
寒声城上角,晓色马头霜。
乌骓马,紫游缰,戍夫一鞭天一方。
揆程想过长城下,思古筑役摧人肠。
白骨如雪浸水窟,骨上犹带秦时血。
朔风动秋草,清跸长安道。
长城连不穷,所以隔华戎。
规模惟圣作,荷负晓成功。
我来长城下,饮马长城窟。
积此古怨基,悲哉筑城卒。
当时掘土深,望望筑城高。
今晨薄雾散,远峤晴光开。
驾言城东策,杖屦相追陪。
花事在桃李,日气浮蒿莱。
秦世筑长城,长城无极已。
暴兵四十万,兴工九千里。
死人如乱麻,白骨相撑委。
日日风吹虏骑尘,年年饮马汉营人。
千堆战骨那知主,万里枯沙不辨春。
浴谷气寒愁坠指,断崖冰滑恐伤神。
穷乡荆棘已多年,此日金汤更可怜。
泽及釜鱼春水活,功收刀犊夏畦便。
溪山顿改乾坤旧,风气还看楚粤连。
一带荒城隐僻村,秦关汉隘竟谁论。
万重冷翠侵眉宇,前度飞鸿失爪痕。
石磴几湾容马足,山泉多半入云根。
山河十二罢纵横,松柏空余哀怨声。
莫向穷荒吊秦垒,田家先已筑长城。
怫郁筑长城,长城何连连。
健儿格斗群虏遁,一城何能塞九边。
苟能用一夫,戎虏相迍邅。
阳高潟卤地,晓雨断行路。
一时十骑共还泞,马蹶人惊不相顾。
野老相怜呼左右,出坎欣如释沈痼。
雨过暮烟青,风劲白草折。
山势插天高,墙垣争巀嵲。
兹事始始皇,作计毋乃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