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却说孙权求计于吕蒙。
蒙曰:“吾料关某兵少,必不从大路而逃,麦城正北有险峻小路,必从此路而去。
可令朱然引精兵五千,伏于麦城之北二十里;彼军至,不可与敌,只可随后掩杀。

元老还朝起废臣,二陵收气避黄巾。


忽闻淮泗声援地,已奉邯郸假号人。


南渡半年输弱晋,西来群盗甚苻秦。

帐下居然识帝王,千秋闾墓表滁阳。


时来将相皆同里,泪落英雄有故乡。


芒碣天青云气散,江淮月白水声凉。

岁时常祭祀,朝夕自饔飧。


尚是先人祚,谁非故国恩。


枯畦残宿雪,冻树出初皦。

王孙犹自给,一顷豆萁田。


今日还相饭,千秋共尔怜。


青门余地窄,白社旧交偏。

流离逾二纪,怆恍历三都。


堕甑煤还拾,承槽酒旋沽。


荒庭依老桧,空谷遗生刍。

江湖秋日暮,远客若为情。


宿舸沙边缆,征鸿云外声。


星河摇倒景,鼓角起江城。

重湖望不极,秋色蔼残阳。


洲渚云沙白,菰蒲霜叶黄。


飞帆适沅澧,回雁过潇湘。

濯足洞庭波,秋高翠增岳。


美人渺何在,使我怀抱恶。


悠悠江湖深,坐阻关山邈。

湖光如镜平,风雨一摇荡。


蜿蜒舞翠蛟,汹涌叠银浪。


帆樯走阵马,势出霄汉上。

西风木叶脱,洞庭水层波。


蘋芷满洲渚,有怀忧思多。


眇眇帝子愁,欲降山之阿。

江湖渺无涯,怅然怀震泽。

地分吴楚远,天共云水白。

鲈鱼正堪脍,蟹螯亦可擘。

此身堕江湖,恍若在清梦。


梦中亦何为,思古亦长恸。


心驰关塞远,目与飞鸿送。

秋色到极浦,层空霭行云。


长剑抚玉珥,欲降云中君。


桂旗澹偃蹇,风驭何缤纷。

地枕江湖阔,秋来多郁蒸。


山城少见日,雾雨长冥冥。


今夕定何夕,月华风露清。

登楼窥洞庭,沧波渺无际。


波间起飞龙,惨澹带云气。


云雷倏变灭,天水共澄霁。

穿针楼上闭秋烟,织女佳期又隔年。


斜笛夜深吹不落,一条银汉挂秋天。

万户砧声水国秋,凉风吹起故乡愁。


行人望远偏伤思,白浪青枫满北楼。

何处笛声三四弄,坐听疑隔楚江濆。


落梅折柳怨清夜,激羽流商哀白云。


月上山楼人独倚,风高秋院客先闻。

五营飞将拥霜戈,百里僵尸满浕河。


日暮归来看剑血,将军却恨杀人多。

悲风惨惨雨修修,岘北山低草木愁。


暗发前军连夜战,平明旌旆入襄州。

倦客鞭催急,龙泉一解鞍。


在家贫亦好,行路古来难。


寺古松杉老,山空水石寒。

谁使腰间印欲悬,不知面上唾才干。


先生敢以督邮去,坐客莫将官长看。


祖席又成携手别,离杯何苦上眉酸。

几年空负北山移,今日方知见事迟。


犹忆王凫初去后,忽惊丁鹤暂来时。


虽无壁上题名字,颇愧棠阴听讼诗。

岳阳楼下有赤壁,照耀洞庭烟水东。


鄂渚巴陵土多赭,周郎何处破曹公。

入湖初讶君山远,无翼可随鸥鹭群。


系缆中流忽相对,江湖心亦不忘君。

裂麻已沮延龄相,抗疏能全陆贽生。


为国重轻关一语,谁云七载噤无声。

四原如席万山穷,南望雷阳杳渺中。


风卷草沙鸣淅沥,日衔川雾转曈昽。


山场云逐盐烟起,野港潮随蜃雨通。

薄暮高城独延伫,望中飞鸟没烟树。


岘山何异楚天云,盘涧更连秦甸雨。


二十年来春草长,儿童牧马向斜阳。

汉主河山锦绣多,西人望幸意如何。


金墉半纳缑嵩月,鼎观平临谷洛波。


自昔五经称白虎,只今诸少满铜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