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绝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


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


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

千皱万透飞来峰,散花一色真神工。


立雪溪山最佳处,岁朝一笑家人同。


红亭著我玉峰底,风柯冰涧交笙钟。

松颠一夜雪,山中十日雨。


寒滴浸诸天,支筇入太古。


朗朗登宝坊,密室茶可煮。

万峰为云吞,玉龙群无首。


飞丹翼绝壁,缥渺开琼牖。


一径排苍官,须眉俄老叟。

记与微明初到此,钟流一杵洗心尘。


竟看绝境成嚣市,谁信禅天坐恨人。


螺髻峰攒愁外影,龙鳞树拥赦馀身。

开士度人久,空岩花雾深。


徒知燕坐处,不见有为心。


兰若门对壑,田家路隔林。

招提此山顶,下界不相闻。


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


观空静室掩,行道众香焚。

每忆中林访惠持,今来正遇早春时。


自从休去无心事,唯向高僧说便知。

步屧径垂尽,招提天忽开。


山驱丹鹫下,泉卷白龙回。


石气清僧席,藤阴袅佛台。

连年淮海怅离居,十日相从乐有馀。


心向功名已灰冷,老于诗酒未情疏。


颇矜有客乃如许,共话无生正是渠。

离别那逢秋气悲,东林更作上方期。


共知客路浮云外,暂爱僧房坠叶时。


长江九派人归少,寒岭千重雁度迟。

翠壁青莲界,苍苔白石关。


春来初出郭,日暮更登山。


岁月频经眼,烟霞可驻颜。

腊近孤城送客难,一尊萧寺共悲欢。


山空木叶鸣风急,水曲松林背日寒。


岐路人间妨跃马,十年天上忆鸣鸾。

雨过青山暮色来,僧堂客至烛花开。


半空楼阁星河动,满院松梧鹳鹤回。


浮世黄尘兼赤日,古人白骨已苍苔。

寂寂春山寺,双峰昼自阴。


行吟白云里,独慰翠微心。


石磴悬萝暗,岩亭杂树深。

系马长松下,风烟几日留。


天高还薄暮,地迥更逢秋。


孤嶂开僧舍,千峰绕佛楼。

闻有千年寺,长松信许深。


冲虚半楼阁,落日更登临。


舟楫窗中小,藤萝天际阴。

山色晚苍苍,山门下夕阳。


栴林飘槲叶,新月到禅床。


径出千峰秀,亭回一涧长。

润州山雄如战马,骈饮江中尻未下。


长波漂尽百兴亡,古泪登高谁不洒。


不知更有南山南,叠嶂云关塞平野。

好湖山、十年临眺,襟怀无此闲散。
山灵知我身将隐,故放白云舒卷。
途未远。

绕寺千千万万峰,满天风雪打杉松。


地炉火暖黄昏睡,更有何人似我慵。

谷寺鸣钟午未深,耽幽特与伴相寻。


行穿树杪楼台见,坐傍山腰紫翠沉。


独响涧泉传石窦,并飞梁燕入松阴。

水落移舟稳,山行酒暂随。


寺高垂路细,林密见僧迟。


楼阁登临日,江淮独去时。

我亦欲真隐,区区愧此身。


山林与城市,何处隐非真。

灵隐门前千岁松,夹堤九里来青葱。
何年突兀金芙蓉,削成四面摩苍穹。


恍疑夸父移空同,一拳掷向沧溟东。

咫尺东林寺,栏干不厌凭。


万山回卓锡,一水护传灯。


梵室偕龙树,经坛接惠能。

鼙鼓初归塞上师,京江酒美胜年时。


春来逆旅真无事,身到名山合有诗。


石底於菟穷作穴,泉间科斗闹成池。

十日春晴未放梅,篮舆端为看山来。


路寻绝壑空流水,寺倚苍岩只废台。


处士尚馀三亩宅,野僧合买万松栽。

园居懒成癖,驾言何所之。
出门无妨看好雪,粉地玉天相范围。


气增坐车热,旋换白鹿骑。

水泛趣已绵,山行路仍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