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暑气时将薄,虫声夜转稠。

江湖经一雨,日月换新秋。

有景堪援笔,何人未上楼。

夜雨洗河汉,诗怀觉有灵。


篱声新蟋蟀,草影老蜻蜓。


静引闲机发,凉吹远思醒。

端正楼空,一枝春色谁偷得。
夜来消息。
暮雨胭脂湿。

雁荡之瀑烟苍苍,中条之瀑雷硠硠,惟有天台之瀑不奇在瀑奇石梁,如人侧卧一肱张。


力能撑开八万四千丈,放出青霄九道银河霜。
我来正值连朝雨,两崖佰束风愈怒。

春光摇摇一万里,野粉残英空蜀水。


天人愁湿红锦窠,万里移根泪如洗。


苍苔裹枝雪堕地,雨中闻有西南使。

雨暵自有期,岁功讵云差。


昨来偶滂沱,万物皆颜华。


晴晨子见过,毅然巾我车。

鸟性悦俦匹,人情岂无慕。


亟见不云数,独行必相呼。


昨有城上眺,今复郭南步。

半夜雷驱雨,清晨草映空。


起看南仆树,知是北来风。


宿雾笼初日,晴天灭断虹。

疏雨才能润,微风未肯凉。


低松无限碧,白芷可怜香。


扫榻从高卧,归禽不乱行。

风卷高花舞成雪,雨湿芳草绿侵云。


层轩独立时惆怅,淮北春光过五分。

雨馀风露似清秋,灯烛愔愔十二楼。


高枕江湖时独往,卷帘河汉正西流。


人间浪逐颠冥客,物外初知汗漫游。

积水吾山溢,轻风汶筱秋。


微凉禁鲁酒,清唱发齐讴。


小雨何须急,高云更肯留。

雨馀百川涨,远水浮林梢。


忽怪有帆席,何为出鸟巢。


登临非吾土,虚爽慰南交。

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
隔水残霞明冉冉,小山三四点。


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

小桥一夜生春水,得意鸬鹚弄浅深。


却喜东风爱颜色,细吹不遣落花沉。

柳塘烟起日西斜,马踏春泥半是花。


何处最伤游客思,绿阴相闲两三家。

春空霭霭暮云低,飞过山前雨一犁。


明日却寻归去路,马蹄犹踏落花泥。

新秋积雨霁,凉风吹我衣。


岁月不知老,乾坤何处归。

常时车马去腾腾,水尽山穷有佛灯。


云气簇来成骤雨,路人行过见孤僧。


一畦旧绿添新藚,半角闲房挂古藤。

曾听樵僧说此奇,今游果尔弗吾欺。


百年忆眼观不足,七十二峰来悔迟。


喧寂解当同体处,身心方是得闲时。

昨夜闻声今到来,三瞻四顾兴悠哉。


炎天忽下千山雪,晴日犹鸣万壑雷。


僧老行藏凭竹杖,道心浓淡寄茶杯。

新雨添流涨一溪,落花和雪踏成泥。


山如野客携云入,鸟爱高朋借树栖。


霁色偏宜舒眼阔,短墙恰好与肩齐。

青帝长门尽日幽,烟光欲去倩人留。


不妨春月平分夏,所畏花时忽近秋。

稠花弱柳叠芳洲,历乱村烟向晚收。


云水相参天易合,冈峦环集月难浮。


山风拂面吹游子,春渚添流拥小舟。

肠断一枝雨后梅,为谁传信此中来。


幽香乍惹羁魂忆,冷艳初迎倦眼开。


忽漫离群休懊恨,若为依我共徘徊。

雨过山自容,白云于焉助。


明没秘中峰,引入青冥去。


玉女窥窗下,隐隐驷虬御。

红芳欲尽绿空肥,几度风前护落菲。


明月为人犹夜满,青春谁伴此时归。

白眼看人休太憨,青春去我未全甘。


只宜花下吟诗醉,时向樽前纵酒谈。

雕虫小技尔犹烦,宝剑雄篇我自存。


白酒床头初发瓮,苍苔屐齿速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