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满空寒雨漫霏霏,去路云深锁翠微。


牧竖远当烟草立,饥禽闲傍渚田飞。


谁家树压红榴折,几处篱悬白菌肥。

佳雨濯烦暑,翛然生晓凉。


森沈殿瓦碧,幂历井苔苍。


院静杉篁秀,人闲钟鼓长。

危坐东窗日自长,幽人不出雨何妨。


未论饱饭三秋乐,且说高眠一枕凉。


晴后却疑犹点滴,夜深应是更淋浪。

江城向晓,被西风揉碎,一天丝雨。
乱织离愁千万缕,多少关心情绪。
促织鸣时,木犀开后,秋色还如许。

风流俊逸四公子,轻帽短衣过鲁城。


紫陌东风闲戏马,绿窗明月醉闻莺。


樱桃花下春中酒,沈水香回夜按筝。

江城秋雨歇,孤坐役吟身。


草色荒三径,虫声满四邻。


边鸿来已近,庭叶落还频。

半枕催寒更漏雨。
夜合香开,初试闲愁绪。
好梦醒时惊鹊语,纤纤又湿梧桐树。

夜静商飙起。
战梧阴、叶飞愁碧,雨声敲彻。
点点丝丝还飒飒,作弄深秋天气。

夜静猛风将雨。
落尽紫榆千树。
行客忆江南,渺渺碧天穷处。
蓟门飞雨布袍泥,游子魂销几梦归。
赋有声华羞狗监,泪无气概笑牛衣。
客愁万斛添杯量,春瘦三分减带围。
轻寒剪剪透罗衣,正是行人二月时。
重下翠帷犹不隔,短篷疏雨更相欺。
夜深风霰入油疏,小院灯明自勘书。
料得系舟低柳下,一江烟雨怨离居。
夜窗疏雨不堪听,独坐寒斋万感生。
今夜故人江上宿,如何禁得打篷声。
秋来渐觉故人稀,况复关河雁已飞。
窗雨静闻钟磬响,江风寒入薜萝衣。
还山路远书难寄,滞酒情多客未归。
听雨西堂夜寂寥,绿波芳草恨迢迢。
东风解送离人梦,曾过溪南第几桥。
滴尽寒更睡不成,乍疑双瀑月中鸣。
可堪独剪西窗烛,闲却山房夜雨声。
少年多难复遭忧,自昔王孙故倦游。
愁见清明归未得,小山风雨想天愁。
雨隔陈夫子,僧坊懒独游。
闭门谁复过,欲语已含愁。
病翼深防弹,惊鳞远避钩。
身隔空山雨,心同物外游。
成篇超俗格,开卷释新愁。
鸾凤翔青琐,蛟鼍挂玉钩。
春雨霪难霁,春山阻俊游。
绿迷芳草恨,红湿落花愁。
古剑空弹铗,疏帘懒上钩。
肯教一日不相闻,风雨萧萧咫尺分。
乡梦久残思转剧,砚田渐熟恨方殷。
抛书乍可寻黄鹄,陟屺无劳望白云。
无雨无风愁寂寂,大风大雨益凄其。
不知绝塞如何好,便使同床泪亦披。
风雨同床定赋诗,诗中定话苦相思。
老僧恨不冲泥过,只恐天晴又别之。
恼离重叠,被天孙、织就丝丝细雨。
刚值恹恹新病起,有得几多心绪。
惨淡幽花,凄凉纨扇,尽伴清秋泪。
北风吹大壑,朔雨晓纷纷。
避湿凫将子,冲寒雁趁群。
石门抟白浪,珠海失黄云。
雨气侵池馆,清如秋向深。
遥知修敌具,萧洒不关心。
独坐观微雨,幽怀断复生。
草英侵地软,竹色逼檐清。
踪迹怜飘泊,经纶念老成。
几回竹素园中醉,那复题诗共绕阑。
花落碧梧金井冷,去年风雨别尤难。
相思非是远,风雨遣情多。
愿欲披云见,难堪候晓过。
夜长同岁月,地近极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