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茅檐飞细雨,爽气乍侵人。


移榻临窗坐,诗怀自觉新。

薄宦将三载,高情有二君。


天涯漫萍梗,雨下忆兰熏。


四海习凿齿,千年扬子云。

风窗停暑雨,竹簟展寒波。


酒醒乾坤小,林昏鸟雀多。


凉堂喧管钥,秋戍淬弓戈。

南亩躬耕水一犁,夜来风雨正凄迷。


华筵盛集书相拉,白绢斜封手自题。


宾客不分床上下,杯盘尽出玉东西。

睡馀闲把离骚读,白发星然一老身。


五采谁缠长命缕,赤符不上小乌巾。


兰汤滑凝芳华冽,丹臼香融药草新。

溪山叠叠雪初寒,江水悠悠一钓竿。


着得羊裘竟何益,蓑衣和月下前滩。

泉石烟霞共此身,总于春雨长精神。


窗前更有芭蕉树,一夜输心似向人。

经旬小别难相见,细雨如烟。
昏昼如年。
不是怀人也只眠。
水云如墨,弄秋阴、酿出一天诗意。
恰好个人新病起,愁又挟秋而至。
草褪红心,苔酣绿发,绣遍凄凉地。
此日闭门惟伏枕,枕边一手把残编。
谁言绝塞无朋友,纸上相逢百十年。
南窗薄暮雨如丝,茗碗熏炉共论诗。
天趣悠悠人意表,忘言相对坐多时。
蝇头小楷写乌丝,字字钟王尽可师。
忽悟庖牺初画象,工夫元不在临池。
岁月闲中老,容华暗里消。
清槐好为系征舠。
浓绿染长桥。
喜听连朝雨,耽吟五字诗。
叩门无俗物,凿句有奇思。
鹤唳千寻岫,蚕抽独茧丝。
萧飕何处雨,凉意满庭柯。
雁叫寒云重,秋声落叶多。
星星双鬓掩,草草半生过。
一局残棋夜未央,寒窗风雨客联床。
静听檐溜和愁滴,闲剔灯花引话长。
村巷烟昏鸦满树,湖田水泛雁无梁。
分明梦到巴山,潇潇一片商声满。
昏灯一穗,离愁万种,和谁同剪。
瘦竹枝支,残荷叶碎,败蕉心颤。
雨压中天云雾低,华阳阁外草萋萋。
江湘梦远红尘隔,阊阖门高紫气齐。
红拂杏花沾翠帽,绿拖杨柳忆金闺。
十里横山,一湾流水,东洲蕞尔孤村。
移来田舍,山水对衡门。
老我无能为矣,犁锄事、付与儿孙。
春阴连日酿轻寒,尘满冠缨不用弹。
万里宦情天外远,几宵心事雨中残。
愁来世路知音少,老去亲朋见面难。
疏梅带雨开,瘦竹随风摆,雨和风着意好,为我安排。
临风自惜残香洒,冒雨谁从滴翠来。
清虚界,任风敲雨筛;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
疏梅带雨开,瘦竹随风摆,雨和风着意好,为我安排。
临风自惜残香洒,冒雨谁从滴翠来。
清虚界,任风敲雨筛;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
倦来随意卧匡床,归路无多客路长。
帘幕已空秋社燕,房栊犹贮午时香。
锦苔生户蛛丝合,银烛当檐雨气凉。
晚雨正潇潇,红窗坐寂寥。
云低天在宇,风急水如潮。
砚喜螺香润,炉嫌麝炷消。
梨花零落事堪悲,诉与孤窗夜雨知。
静坐几回怜命薄,颦蛾正是断肠时。
一望迷离雨声凄。
云压暮山低。
萧萧落叶,嗷嗷哀雁,话到西楼。
画画。
画贵知宗派。
平章。
幽窗谈笑话平生,三十年间几度更。
白发满头今已老,青山排闼故多情。
桃花灼灼应无语,春雨萧萧尚未晴。
准拟阳回气候更,而今抑塞转难平。
一春九十浑风雨,百里桑麻苦战争。
晓镜鬓如花尽落,午窗梦与鹤同成。
镇日绵绵雨,闲愁脉脉生。
痴云浓有影,野水静无声。
笋老穿篱瘦,梅肥落地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