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昌黎山人抱藜杖,三度访我于三隅。


端然入座更谁顾,谈辩衮衮如流珠。


灵丹尝凝日月鼎,至宝自产乾坤炉。

偶然恋云萝,移居向山泽。


悠游三亩园,昕夕对木石。


虞山一角青,时露太古色。

韩山白云下,遥见翠竹祠。
其祠何代人?云是宋君时。
里中有周氏,子孝母深慈。
厥山惟韩兮,夫地惟人。
夙昔矫此志兮,何逡巡乎。
青山万古无名姓,偶遇昌黎得姓韩。
风伯讼时云扰扰,野人归处谷盘盘。
郊虚凉入秋初霁,星斗芒随夜正寒。
揭阳海陬郡,溪谷藏雾毒。
贾区乃在城,积居跨南服。
凡今仕者往,喜气溢僮仆。
惆怅昌黎去不还,小亭牢落古松间。
月明夜静神游处,三十二峰江上山。
韩山高,韩山高,韩山参列耸千尺。
昌黎刺此数登临,千年山斗留方迹。
手植韩木尚繁华,繁华科第占破白。
韩子去已久,空山今有亭。
秋烟荒橡栗,古壁暗丹青。
城抱江如带,天垂嶂列屏。
集仰小亭间,幽人独往还。
风微花气足,树密鸟声闲。
鱼跃有源水,云登无尽山。
山木争高叶尽深,山人半醉在庭阴。
常时具馔多餐药,偶夜听松不弄琴。
雨后看苔连井口,秋来见月到池心。
韩山高,韩山高,韩山参列耸千尺。
昌黎刺此数登临,千年山斗留方迹。
手植韩木尚繁华,繁华科第占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