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其一】


心如水镜笔风霜,掌故拈来妙抑扬。


月旦人多谭艺少,覃溪曾此说渔洋。


【其二】


纷纷轻薄溺寒灰,真惜暮年迟死来。

一面见溪水,三边皆翠微。


晚来虚槛外,秋近白云飞。


重至恰身老,同吟感客非。

平生谈节义,两姓事君王。


进退都无据,文章那有光。


真堪覆酒瓮,屡见咏香囊。

三十年来认得真,吉凶无据自无情。


鹊声纵好非归计,塞耳春风第一声。

内苑春风万树皆,文鹓掠彩艳心谐。


寒山古木啼清怨,只有梅斋与木斋。

便得春风也是枯,藤萝不挂尽萧疏。


遥知练鹊过新绿,只似河阳掷果图。

未辨斜阳与暮烟,枝枝不堕早春前。


此中无放莺啼处,留待桃花二月天。

风叶飘萧秋气深,寒柯瘦石墨如金。


虽然未得营丘笔,亦是山林独往心。

甘为人役岂终穷,羞共时人论拙工。


初志曾轻阎右相,谁知老作石田翁。

观画慈颜得暂怡,小园花发昼长时。


东方日出人间世,曾影南窗母与儿。

谁将野逸拟徐熙,一种妖红晕玉肌。


应是陈闳被宣召,沉香亭畔写杨妃。

墨风一夜驱云起,龙气蒙蒙万山里。


轩窗如闻瀑布声,天下奇观宁有此?


纷纷众史画格卑,嗟君抗古森雄奇。


下追西庐上北苑,中间直蹑黄大痴。

红云四照酒光浓,开宴蓬莱顶上峰。


手拨劫尘看世界,茫茫人海战群龙。

白发永州守,开口说潇湘。
一官十年不调,丘壑满诗肠。
百折浯溪清驶,百尺浯台突起,亭子与轩昂。

窈窈楼台接海居,紫霞辉暖染衣裾。


五噫赁庑鸿光在,下噀归田陶翟如。


以美人伦成教化,白邀天籁与吹嘘。

一寸芳心卷却春,竹枝遗响落图新。


潮州客子来何暮,还对芭蕉索楚人。

句曲山高云木齐,逸人结屋山之西。


凉风为扫阶前叶,落日留光林外溪。


书满松床儿子诵,诗镌石壁远人题。

问吴宫鹿走是何人,当时为占星。
望湖波杳渺,鸱夷一舸,同载倾城。
犹胜沉渊玉冷,剑水吐蛟腥。

万木互阴森,幽泉细迸泻。


借问亭坐人,何如驭风者。

半壁倚嶙峋,下俯幽潭色。


潭色与壁阴,渟洄不可极。

孤亭接混茫,高睨众象表。


不以登高独,焉知视下小。

黝然一潭碧,对此澹若空。


物象从生灭,泓涵自不穷。

我作高斋老石林,题诗无复旧知音。
空青何在茶山远,满径秋风生夕阴。
放翁遗墨几何年,云绕秋山月满川。
摸索空惊久零落,追思犹恨少留连。
贞元人事诚如梦,正始文风信若仙。
赐归还食力,百顷有茭湖。
草阁千村远,藤蓑一艇孤。
著书称太傅,持论似潜夫。
郢西烟草古城留,疏豁林堂日似秋。
到溉石移分岳色,刘虬沙起入江流。
门前载酒黄蓬馆,歌里飞花白雪楼。
散朗神情,幽闲风气,于今闺阁谁匹。
豪寄鱼肌,健临狸骨,钗脚想应斯迹。
澜翻千字。
结交愁忆少年场,无计能疏鬓上苍。
旧国莫忘三户在,东篱犹挺一枝强。
多情笔砚真催老,万劫图书孰补亡。
石门未践康乐约,法云惊堕彩鸾书。
人间忧患不到处,想见拈毫能自如。
散花一室疗孤愤,商略名山赋招隐。
旧梦孤山不可寻,鹃红蛾绿尽关心。
何郎老却春风笔,画里依稀问翠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