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黄鹤留题已有诗,山僧阁笔费寻思。


于今欲借空王手,写作人间没字碑。

曾留丽句在丹霞,词客登临羡作家。


一去篮舆谁继轨,重来粉壁见笼纱。


程门剩有齐腰雪,潘县添栽满眼花。

梦想西湖二十年,输君先我祖生鞭。


六桥花信供诗笔,四面山光上画船。


歌馆醉吟翻艳曲,精林来往悟真禅。

诗情偏重宦情轻,谁似杨家好弟兄。


风雅一门分鼎足,纵横七字筑长城。


逢僧说瀑眉毛冷,随地看山耳目清。

巀嵲高台畔,犹传侠客名。


千秋馀故垒,片札下坚城。


晚日残花坠,寒云蔓草平。

精庐何自布金银,白足西飞事已陈。


鹿苑乍施焚后像,龙池重现劫前身。


空门色相元无住,净土庄严合有神。

一别桃源迷故津,花随流水几回春。


烟尘岂料逢今日,翰墨犹期似昔人。

忆昔西园曾见招,春风歌响入春霄。


池上题诗花冉冉,林边归骑雨潇潇。

疆塞声威昔据鞍,筑亭聊此水云看。


地连牛斗东南胜,心体鸢鱼上下观。


一节爱君通表里,百年耽句置炎寒。

方诸台耸日边云,望拜青童上相君。


侍女百千皆绛服,恰如檐外树纷纷。

海棠曾把比朝眠,妃子妆慵玉镜前。


若似此花颜色好,定教天宝画师传。

一粒丹砂换骨来,移根闻自浙东栽。


市门古巷留遗迹,问讯仙翁定姓梅。

虽嫌绿叶与青枝,入格依前自欠诗。


几向斜阳溪畔见,犹将桃杏误猜疑。

昔游尝到海中光,我与诸公各醉狂。


同向尘中三十载,朱颜应笑鬓丝长。

往昔秦郎妙天下,淹留尝倚仲宣楼。


长材不用虎为鼠,塌翼竟从蜩与鸠。


夭矫飞云蜕仙骨,连卷雌霓落墙头。

一区吾欲理菟裘,闻道青林景更幽。


丘壑自藏三径僻,壶觞惟许七贤游。


清言对客时挥麈,爽气看山独倚楼。

萧条禅榻似维摩,荒径烦君结驷过。


丹乏九还淹病骨,谈高七发起沉疴。


醉乡天地杯中阔,胜景烟霞画里多。

众口自喃喃,忧讥更畏谗。


欲平急水浪,休使满风帆。


竹牖偏临沼,松庵合傍岩。

吏隐昔难兼,归休万虑恬。


濠鱼还自乐,崖蜜为谁甜?


行处水窥影,坐时风入帘。


忘言惟抱膝,适意略掀髯。

避喧来净土,清景澹相涵。


山色拖空翠,天光抱蔚蓝。


翚飞楼直上,鸟鷇手堪探。

无营宜息踵,有客是知音。


幽意谐山水,高谈遍古今。


人如沮溺耦,溪比武陵深。

晓起望南亩,烟中听叱牛。


笑看耕耨者,只为稻粱谋。


作苦怜终岁,登场喜有秋。

楼角响风铃,秋声日夜听。


霞红天似醉,云破月如醒。


乍觉游仙梦,因之展道经。

濯足溪头罢,还随独鹤行。


迂疏成漫叟,礼法恕狂生。


好鸟频催酒,清风为解酲。

辋川同啸咏,千古羡裴王。


胜地输前辈,高风接后行。


园林留上客,骚雅共平章。

荒圃惟栽菊,清溪亦浣花。


藜床临水石,笔格染烟霞。


静坐乌皮几,闲鞭白鼻䯄。

坐久潮侵户,眠多云满窝。


懒裁穷鸟赋,厌听饭牛歌。


火宅城中地,冰壶槛外波。

既同元亮隐,休续屈原骚。


骨懒非缘病,名微不用逃。


百忧缠世网,一醉解天韬。

有地堪藏拙,无心作解嘲。


琴知闲里趣,水似淡中交。


清静参禅理,盈虚玩易爻。

地近紫霞里,仙踪久寂寥。


楼台动遐想,笙鹤似相招。


九转虚丹室,三山透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