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庭前绿荷叶,香气浓于酒。


疏雨忽飞来,的皪明珠走。

阡陌东西山北南,半生常带散人衔。


何曾云梦芥八九,一任狙公芧四三。


閤上大夫投欲死,瓮间吏部寝方酣。

已向深林卓小庵,是中仅可著禅龛。


士师何止三无愠,中散居然七不堪。


一去重华那复得,方当盛汉勿多谈。

梅花种子无穷尽,和靖何曾占断休。


若向鼻端参得透,孤山不必在杭州。

鼻祖耳孙同嗜好,买山世世种梅花。


直从和靖先生户,割上寒斋处士家。

奏篇久矣彻凝旒,谁信栖栖负笈游。


新义书之于简策,微辞知我者春秋。


即今未劝迩英讲,他日应烦掌故求。

何处斸云烟,新移此馆前。


碧姿尘不染,清影露长鲜。


耸地心才直,凌云操未全。

老去空嗤守钱虏,我亦无钱买田亩。


未容残月喘吴牛,空对杏花耕宿雨。


昨宵夜诵偶连明,今日晨炊忽停午。

小扇题诗墨色新,碧纱囊剪藕丝匀。


月团常在纤纤手,不用流苏拂暗尘。

东平不复叹涂穷,有侄贤如阮仲容。


净观庵中诗作社,水西山下酒分钟。

翠鬟当户山如染,匹练绕檐江自寒。


纵有鹅溪谁写得,要从无色画中看。

避地两家三五口,只今那忍记当时。


谁知临老相逢日,犹得重看乱后诗。

七十四年,我未识我。


丹青一面,是否莫果。


傍观曰真,我随可可。

春日春城未得还,笑谈因在酒杯间。


野人半夜思农事,自起吹灯写故山。

江山入吾兴,随笔散清华。


峰影分斜日,波容写落霞。


恶桥通市迹,喜树隐人家。

群山积古翠,空谷满白云。


远溜从何来,飞玉声磤磤。


东风入千岩,花雨红缤纷。

四邻多是老农家,百树鸡桑半顷麻。


尽趁晴明修网架,每和烟雨掉缫车。


啼鸾偶坐身藏叶,饷妇归来鬓有花。

铃阁沈沈草檄稀,桑榆虽好傍斜晖。


莫嗔腐鼠将鸱吓,元是鹓雏出世非。

事念了无涉,起居初有恒。


佛书闲自展,何肉久堪憎。


铃阁栖禅观,辕门坐老僧。

愚公剪分燕尾,封姨熨皱縠文。


省可全贮初月,有时半罨春云。

出郭只十里,种桃近千树。


主人非避秦,亦不嫌客顾。


有酒且赏花,酒尽应须去。

过雨山城绿欲齐,一群娇鸟踏枝低。


不知谢豹今何处,应在春明门外啼。

北垞带南垞,前帆衔后帆。


欲知何处泊,斜日在松杉。

萝薜长自衣,桃梅犹未色。


唯有东风来,悠然酒中得。

今宵高枕处,白石含青萝。


人喧虽稍息,鸟声其奈何。

长水牵人宝带长,还馀锦带系鸳鸯。


月波酒好兼黄雀,父子为渔乐镜香。

斫窗黏纸著方床,四面虚明取向阳。


毡席坐来终日暖,皮帘揭动北风凉。


挂瓶水满梅花活,折鼎汤鸣芋子香。

海涌峰前云树盘,佛宫飞阁出巑岏。


虎来古冢金精白,龙卧秋池剑影寒。


禅老说空留坏石,鬼仙题雨下虚坛。

寒山深,白云萧萧枫树林。
岚烟瀑雨生衣簪,绿萝袅袅悬我心。


灵源中,石齿齿。

云山迢递树苍苍,春水微茫带野航。


欲傍渔郎深隐去,武陵虽好是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