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山色空蒙树色深,人家住傍碧溪浔。


半江月照天在水,五月风来秋满林。


遁世独输高士隐,披图因见昔贤心。

我本山中人,老作朝中客。
玉阙金门非不恋,碧水丹丘也须忆。


每当骑马想牵牛,几听鸣銮思棹讴。

摩诘诗从画中见,触处天机自流转。


黄鹂白鹭辋川图,入眼何须好束绢。


多君此图谁笔之,谓是当年春望诗。

道山书困下阶立,曾见先朝十二闲。


紫翠楼台秋雨后,清诗零落向人间。

昨日看泉到山北,石路巉岩苦攀陟。


寻源未穷力已疲,百步无多几停息。


今朝寻梅到西坞,野旷霜晴好风日。

秋果垂垂压树低,一枝斜出覆荒溪。


幸无童竖来樵摘,容得山中野鸟栖。

屋头众山森戟戟,屋下寒溪深见石。


溪流循山若萦带,别馆离亭纷向背。


茅堂近水景绝幽,绕檐万竹风飕飕。

清川带长薄,斜景落空山。


林暗归樵语,江明独鸟还。


愿求栖影处,难得此心闲。

泠泠出山泉,萧萧秋树林。


幽人结茅庵,中有太古心。

霜落空山野气宽,西风向暮渐阑干。


夕阳衰草六七里,无数荒鸦催早寒。

多事空虚闻足音,荒崖无路昼阴阴。


山人相见不相识,借问白云何处深。

夕阳西崦近黄昏,松翠山光化墨痕。


一片秋阴收不住,淡云微雨入孤村。

清溪带长薄,芳草随人远。


偷闲为买山,不恨西风晚。

孤村傍山麓,夏木有清阴。


远水泛澄碧,暮蝉空好音。


兴来每独往,时复一登临。

旦夕人语喧,泛舟北城曲。


十里望禅刹,飘若尘外躅。


是日秋宇高,清辉澹晨旭。

来寻高处卧吟身,泉石中间避世尘。


莫把白云都占断,也分一半与闲人。

许大乾坤满世间,管窥蠡测已为难。


谁将一线通天窍,输与高人着眼看。

万仞岗头著此身,乾坤围里尽红尘。


欲知山水有穷处,却是离娄看得真。

今昨孤山迥不同,逋仙谁与管春风。


暗香疏影无寻处,元在泠泠一涧中。

惊涛日夜战喧豗,危甚瞿塘滟滪堆。


稳把一竿临碧水,三神山上钓鳌来。

万里江山万里天,沙平雁落远相连。


西风吹断云衣细,一叶飞来是钓船。

止水中间别有天,濯缨人去自清涟。


明珠万斛归尘土,不及山中一掬泉。

境于胜处筑新岩,中有仙翁换骨函。


门户本来无锁钥,白云从此不须缄。

翠眉低拂效宫颦,近水亭台剩得春。


千古渊明扶不起,一枝赠与折腰人。

鲸音千里送惊涛,偏为人间破睡魔。


待得耳根清静后,觉来醒处已无多。

平湖含白水,断岸见青林。


篱落初秋气,云山向夕阴。


养闲只用拙,避俗更怀深。

珠林春寂寂,宝地夜沈沈。


玄奥凝神久,禅机入妙深。


参同大块理,窥测至人心。

万朵芙蓉插天碧,叠嶂层峦森列戟。


云外鸟啼松径深,渡头冰泮春流急。


落花飞絮踏成泥,兰茁紫芽蒲叶齐。

面面峰峦秀,开窗景绝幽。


岚光檐外滴,花气座间浮。


野鹤依云宿,山泉带雨流。

莽莽群峰合,盘盘一径分。


窗明丹灶火,松罥紫坛云。


灵草千年长,名花五色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