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泉石堂前四十秋,青山横北水西流。


萧萧木叶下高树,寂寂河梁浮小舟。


喜有诗人寻胜迹,可无闲客共清游。

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疏水国秋。


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

为爱庭前金凤花,风吹满地散残霞。


清尊团扇能相伴,饮到海天秋日斜。

主君宾客盛,何处席长筵。


门簇看花骑,池通送酒船。


星霞垂夜彩,凫雁下秋烟。

闻道名王馆,深依上第开。


花间分岛屿,云里出亭台。


夏洞藏阴雪,晴流激暗雷。

舍北洗山如有待,舍南泉发本无期。


羁愁尽落清音里,不用骞公读楚辞。

丁卯桥边溅急泷,夕阳连瞑下蓬窗。


即今无恙烟波路,谁为看山夜渡江。

故园梅讯计全非,东郭人家燕子飞。


岁岁花开无好咏,春随诗老一并归。

瞻拜遗容思渺然,明湖衰柳尚吹绵。


问谁续赋青旸道,寥落行踪三百年。

上谷节义乡,异人称辈出。


容城有两贤,高名掩白日。


流风今未衰,闾巷多可述。

钓矶西畔问宜州,回首空山又数秋?


曾见龙蛇飞败壁,每疑鱼鸟逐扁舟。


风云一变衣冠地,城郭重来水石幽。


传得眉山遗记在,吴家子弟更风流。

置向谯楼一任挝,挝多挝少不知他。
如今幸有黄紬被,努出头来道放衙。
傍居咫尺即嚣氛,心远偏能绝弗闻。
槛外时鸣幽涧鹤,檐前长宿近山云。
长公出处原无碍,仲蔚蓬蒿久不耘。
星聚群贤上幕宾,层轩高敞枕溪漘。
一时卢骆王杨辈,望重东西南北人。
句里江山端有助,学馀民社政须亲。
满庭萧飒皆凡木,岂得飕飗似石溪。
雪夜枝柯疑画出,月中长短共人齐。
未知何日干天及,恐到秋来被鹤栖。
新成秘阁耸岧峣,碧瓦朱甍映紫霄。
翠柳夹栽香辇路,玉栏斜转御沟桥。
丝纶绚烂文成锦,歌颂铿锵韵协韶。
帝城东望势岧峣,阿阁新成逼九霄。
玉署近临青琐闼,粉垣新映赤阑桥。
夜窗灯火明莲炬,春暖笙歌识凤韶。
李唐开元全盛日,文化昭宣异人出。
夫君自是长庚精,炯炯堕地群伦惊。
胸罗珠玑烂星斗,笔锋造化驱雷霆。
东里如今号郑乡,西家昔日近丘墙。
芸台四部添新学,秘殿三年学老郎。
天外鸳鸾愁不见,山中云鹤喜相忘。
高山如高人,可仰不可亵。
山中老锄犁,山前走车辙。
终日对孱颜,如目不见睫。
楼高二丈只三间,四面平畴绕海山。
白水青秧开净练,碧峦苍巘拥妆鬟。
静中始觉乾坤大,老去唯思岁月悭。
君不见东门冠盖如流水,武断称雄跨州里。
又不见北里笙竽声沸空,千金结客五陵东。
董家岂无储粟坞,卢家亦有多田翁。
泮宫高阁切云成,藜杖将分太乙精。
满架缥缃过二酉,当檐奎壁引长庚。
笔从众巘齐冲斗,带合双流两抱城。
好个金瓯,伤心曾被纤儿破。
料量在我。
耽阁熏香坐。
花意知君改外台,乱红飞尽见苍苔。
纵教颜色明年在,前度刘郎肯再来。
主人今向日边归,犹有清香满谢池。
为嘱西风莫摇落,不禁憔悴夕阳时。
岭高无所见,泉冽不堪尝。
独有埋云树,六月行人凉。
相别又相逢,相别不相顾。
年年怅离别,弃予在中路。
其旧不如新,其新终成故。
牡丹灼灼看何厌,芍药夭夭种已多。
却要闲红兼闲紫,不辞侵径复又莎。
旧根今岁移才活,新笋前春出便过。
百年节义仗英豪,一死翻怜女子高。
不敢高歌题卷上,转喉恐触旧官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