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秋风何太急,吹落半庭槐。
野草自添绿,芙蓉未肯开。
弟兄一日酒,勋业百年灰。
空山清夜寒无寐,松桧摇声风雨高。
行尽江湖忘岩壑,犹疑绕屋尽波涛。
读罢《江南赋》,伤心泪不干。
孤踪愁蟨负,三徙困鹏抟。
雨暗蛩音细,宵分客梦残。
回首殊风景,惊心感奈何。
关山驰羽檄,荆棘没铜驼。
变徵吴歈促,幽忧杞国多。
西风动禾黍,败叶堕梧楸。
空寄蜉蝣世,难寻麟凤洲。
烦忧伤拥树,多难怕登楼。
竟夕吟未已,翛然对短檠。
无家成濩落,有梦未分明。
秋老江湖色,风高鼙鼓声。
曲水无觞堞隐笳。
鸣禽高树恋春华。
一周甲子闲中过,两戒河山梦里赊。
秋雨秋风作许哀,空廊无语自徘徊。
平生解取须臾达,只有今愁遣不来。
独自芬芳,无多颜色,恹恹自恋春华。
忘却孤根,频年漂泊天涯。
韶光九十曾余几,尚更番、作践横加。
窗外潇潇风雨。
春在儿家庭户。
懒去理瑶琴,闲倚雕栏无语。
惊涛卷长空,气势来东北。
密雨抛散珠,油云张重幕。
琴书颇繁重,汊港复幽僻。
雁低云远,盼飞来、一镜光沉银匣。
碎雨空阶,湿满庭黄雪。
乱敲林叶。
宋玉应当久断肠。
满城风雨近重阳。
年年戏马忆吾乡。
风雨放船不恶,淮南九月未霜。
一色黄花十里,后身犹作柴桑。
湖干野泊不知更,水国荒寒怆旅情。
一夜奔雷吁可怪,满空寒雨注如倾。
飓风翻海驱潮势,战鼓轰天震地声。
五更风雨洗骄阳,满耳秋声撼我床。
梦里忽知身化羽,觉来新免汗翻浆。
可怜团扇辞人去,便有寒虫语夜长。
借蔬香积共晨炊,客里良辰总不知。
孺子从渠均胙肉,南翁无处听巴词。
神鸦得志饱终日,巢燕有心来及时。
孤负重阳菊,愁怀不肯宽。
邮亭一夜雨,客枕五更寒。
脚健从渠老,心低到处安。
月将圆夜出乡关,才到西兴月又残。
老去问名先已懒,近来行路觉尤难。
云烟漠漠吴山暗,风雨潇潇浙水寒。
有客寻溪到若耶,雨痕犹带黛云斜。
双趺半榻尘心寂,疑向曼陀坐落花。
骤雨蒙晴竹院幽,何来歌扇漫同游。
云林檀板侵金磬,好了蒲团老衲头。
罗浮山下太清坛,移得仙根入画栏。
春意不教花骤发,几朝晴暖几朝寒。
西风木落九江秋,黄鹤矶头是旧游。
忆得向年风雨里,青山无数逐归舟。
刘郎读书如学仙,朝不出户夜不眠。
时闻破窗风雨夜,正是澄心对圣贤。
苕溪王子图景象,敬亭山色青连天。
霞卷云舒映树明,花如妩媚向人倾。
仙翁染翰饶诗兴,学士停骖傲物情。
有限光阴春事老,无端风雨莫愁生。
池上风雨来,柴扉人迹绝。
隔水烟气生,林峰半明灭。
蛤吠秋草深,鱼惊晚荷折。
吾儿为客在黄山,我向丹丘岁又阑。
千里乡关家信远,一灯风雨客毡寒。
衣钩石角难行路,船趁潮头易上滩。
花县哦松赋式微,杖藜风雨返郊扉。
不将轩冕矜闾里,只似山林一布衣。
陈梁未觉乌巾垫,儋耳何妨木屐归。
一室萧然四壁空,客怀况复雨兼风。
湿沾衣服愁仍重,清到肌肤句转工。
知命肯随时变化,甘贫宜为道污隆。
闽川又复过清明,花信风牵倍感情。
四海再逢虞舜日,三年两驻越王城。
春光寂寂啼山鸟,云影悠悠拂羽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