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胸次光风霁月明,论文衮衮九河倾。


一辞天上金銮直,再见湘南竹马迎。


梁相合图烟阁上,郑公忽去雪山轻。

冒寒连驿促征轮,须信相思是故人。


顿似清风袪大暑,何嗟明月隔芳尘。


雪隈檐角依微在,春着花稍次第新。

爱客筵当曲水开,肴觞交出任萦回。


歌声直向梁间住,春色偏从洞里来。


不系舟虚谁触忤,无机鸥近绝惊猜。

溪园高致此非遐,请为公陈众所夸。


一境熙台跻旧俗,万民和气入新花。


流芳只有人思召,行乐何须坐有车。

千里相思访所知,昔人曾有此闻稀。


方欣一见销萌吝,便忍连章赋式微。


早是衰年多感慨,不堪寒色挫芳菲。

北第新成戆老庵,日期休此养无堪。


地偏深得幽居兴,景野难将俗好参。


户外鸣泉疑拊石,城头丛薄当凝岚。

重喜延松奉宴游,只期轩从少迟留。


花移上阙看争发,酒熟宜城可旋篘。


正好一杯同拨闷,信应千古足销愁。

多病襟怀易入忧,那堪惊别复惊秋。


难追刘白樽前乐,尚约松乔世外游。


花发东篱谁共酌,草荒南浦只生愁。

久陟风骚上将坛,更持旄钺抚边关。


山川满目吟虽苦,戈甲藏胸意自闲。


威望昔尝流塞外,雅歌今复奏兵间。

十年西北保疆垂,只恐非才误委毗。


报国心诚虽慷慨,背时踪迹极孤危。


欲求褒贬明千古,直把穷通托二仪。

三边伊昔喜延枚,每向良辰命宴杯。


几遇雪天留兔苑,尝因风赋重兰台。


锦衣宽病恩何厚,琳馆甘闲老未催。

老顾菟裘欲退藏,一区营宅已过杨。


林泉不较为生厚,名节犹希到死香。


粗葺萧居忘湫隘,喜归陶径任荒凉。

好胜时多尚己为,前人勤力必随隳。


所图营葺犹如是,欲树功名即可知。


昔慕先贤形藻绘,本同来哲作箴规。

四时风物隐天真,咫尺城隅惜示人。


几岁坏堤埋老木,一朝春色与吾民。


壶中有景知诚少,堂下无喧到始频。

陪京高选得名卿,勤葺公园匪自宁。


政举辅藩无一事,意尊王室有三亭。


看花篇什烦官课,对酒笙歌易讼铃。

久雨无书致睦邻,坦途非邈尽长津。


正忧吾里民灾甚,敢觊公斋酒味醇。


得骋蛟龙方倚浪,未锄稂莠已齐身。

嘉客非期会,如因病守邀。


静俱知道胜,隐不待文招。


柳色堆瑶榭,荷香凑绮寮。

春寒入人骨,病肌尤见侵。


芳园欲暂适,风恶不可禁。


回身复拥炉,噤馀难发吟。

余尝爱此君,中虚外有节。


手植数年间,万戟竞森列。


为堂于其中,一境遂清绝。

自昔能诗者,如公敏思稀。


清风当世耸,大雅一时归。


京辅方期治,天颜此暂违。

乡居新葺后,归兴邈难招。


老去重离别,秋来添寂寥。


云横初送雁,渡浅未成桥。

凤林关下七连城,猎猎霜风卷旆旌。


汉阴抱瓮防机械,岘首沈碑认智名。


季孟中间欲谁与,英贤馀事亦难平。

高舂铃下索焚香,镂管纹笺发彩章。


应在后园凉榭里,玄霜仙帽紫霓裳。

一生名籍占风流,为识庄环可自由。


几杖未销容早退,庙堂将近肯中休。


有人把酒思高节,何处挥毫咏素秋。

自持金节此为州,小善何尝不见收。


更起丽谯连石室,盛藏缣帙拟蓬丘。


师延旧德皆高谊,士集他邦尽久留。

季秋阳馆事严禋,能飨洪惟上至仁。


游庙衣冠参帝坐,侍祠簪佩俨星辰。


欢声被宇和于律,协气流天蔼若春。

斤斧从来到此稀,为撩疏密绕藩篱。


已繁不用饶新笋,纵碍何妨惜旧枝。


风外清音闻曲阁,月中寒影下方池。

蜀国芙蓉名二色,重阳前后始盈枝。


画调粉笔分妆处,绣引红针间刺时。


落晚自怜窥露沼,忍寒谁念倚霜篱。

胧胧玉魄沉霄彩,蔌蔌瑶花破晓阴。


和气所蒸缘异政,丰年之兆慰群心。


画楼卷白欢声洽,游骑障泥乐意深。

国初已来治蜀者,处置尽自乖崖公。


当时奏使便宜敕,不与天下州府同。


行之已及八十载,奸宄消伏谁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