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zhì tōng jì。
示智通偈。
huì néng。
慧能。
zì xìng jù sān shēn,
自性具三身,
fā míng chéng sì zhì。
发明成四智。
bù lí jiàn wén yuán,
不离见闻缘,
chāo rán dēng fú dì。
超然登佛地。
wú jīn wèi rǔ shuō,
吾今为汝说,
dì xìn yǒng wú mí。
谛信永无迷。
mò xué chí qiú zhě,
莫学驰求者,
zhōng rì shuō pú tí。
终日说菩提。
以上为【示智通偈】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慧能 · 唐代 · 文
大师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众哀留甚坚。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
僧志彻,江西人,本姓张,名行昌,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亡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时北宗门人,自立秀师为第六祖,而忌祖师传衣为天下闻,乃嘱行昌来刺师。
僧智常,信州贵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见性,一日参礼。师问曰:“汝从何来,欲求何事?”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慈悲指示。”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
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时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
师言:“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
慧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
慧能 · 唐代 · 诗
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
杨万里 · 宋代 · 诗
蕨含春味紫如椽,酒入春风浪似山。未信乾坤非细物,小吞螺浦半杯间。
苏辙 · 宋代 · 诗
涧谷新晴草木香,野情萧散自生凉。雨添山色翠将溜,日转松阴晚更长。病客独来唯有睡,游僧相见亦它方。
刘克庄 · 宋代 · 词
纸帐素屏遮。全似僧家。无端霜月闯窗纱。
王世贞 · 明代 · 诗
十年城旦赭为衣,仍向侯门骂坐归。死去只知文苑字,到来依旧识人稀。
李纲 · 宋代 · 诗
纡馀非我妍,濩落非我拙。与子两相依,生来无间绝。俯仰随顾指,岂是事容悦。
李开先 · 明代 · 诗
昼读兵书夜枕戈,少年猛士出三河。乘时欲取封侯印,可奈天骄力请和。
释函是 · 明代 · 诗
梦里水云隔,贪凉附薜萝。海隅疑广莫,瓠落对山河。席户迎风细,推窗得月多。
刘崧 · 明代 · 诗
高人霞裾青玉筇,径行自挟双青童。飘然独往不可挽,逸气矫矫如飞鸿。峰回涧折流淙怒,仿佛崖阴见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