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又到了正月十五的夜晚
祥瑞的气息弥漫四周
万盏灯火与皎洁的月光交相辉映
桃李花开更添春意
主人情深意重
趁着良辰尽情行乐
畅饮千杯醇香美酒
歌声嘹亮震落梁上尘土
又逢正月十五元宵良夜,祥瑞之气弥漫云空。万点灯火与皎洁月色交相辉映,怒放的桃李花更添春意浓。
花县县令雅兴正浓,趁着良辰尽情游赏。畅饮千杯醇厚美酒,歌声嘹亮震落梁上尘。
以上为【武陵春 · 上马宰】的翻译。
注释
1. 三五夜:指正月十五元宵节
2. 瑞气霭氤氲:祥瑞云气弥漫状
3. 花县:用潘岳典故,《白帖》“潘岳为河阳令,种桃李花,人号曰花县”
4. 千钟:极言酒量之大,《孔丛子》“尧舜千钟”
5. 梁尘:歌震梁上尘土,《太平御览》引《刘向别录》“汉兴以来,善歌者鲁人虞公,发声清哀,盖动梁尘”
以上为【武陵春 · 上马宰】的注释。
评析
此词以元宵佳节为背景,通过“万点灯和月色新”的视觉盛宴与“歌韵动梁尘”的听觉震撼,构建出北宋元宵节的立体场景。上片写自然与人文景观交融的节庆气象,下片转写人物活动,“满引千钟”的豪饮与震梁歌韵,既展现地方官与民同乐的场景,又暗含对太平盛世的礼赞。全词在节令书写中寄寓儒家“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体现宋代士大夫文学的社会功能。
以上为【武陵春 · 上马宰】的评析。
赏析
赵长卿此作在有限的词幅内构建起三重审美空间:开篇“瑞气氤氲”营造神秘祥瑞的天象空间,“万点灯月”铺陈人间佳节的可视空间,“桃李添春”则暗示政通人和的象征空间。下片“行乐逐良辰”承转自然,“满引千钟”与“歌韵动梁”形成酒兴与歌狂的互文,在夸张笔法中暗藏《诗经》“既醉以酒,既饱以德”的礼乐精神。全词巧用潘岳花县典故,将节令应酬词提升为颂德文学,反映南宋地方官员注重教化的执政理念。
以上为【武陵春 · 上马宰】的赏析。
辑评
1. 清·李调元《雨村词话》:
“赵长卿《武陵春》词,『万点灯和月色新』七字,写元夜景入画。”
2. 清·张德瀛《词徵》:
“仙源居士词,如《武陵春·上马宰》一阕,温厚得风人之旨。”
3. 近人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前半描绘灯月交辉之景,后阕『千钟酒醇』、『歌韵梁尘』,极写欢情,而『花县主人』句乃全篇关键。”
以上为【武陵春 · 上马宰】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