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风光霁月的胸怀如玉精神,不沾染世间俗尘。
衣篝熏暖芳香,彩扇题写欢歌,清雅好似晋代名士。
柳树边暂停上朝的骏马,含笑迎接尊贵宾客。
帘卷西湖山水,鲜花环绕宴席,共醉于碧桃春色。
以上为【少年游 · 寿云谷谢右司】的翻译。
注释
云谷谢右司:谢堂号云谷,曾任右司谏,宋理宗谢皇后族侄
光风:《楚辞》“光风转蕙”,喻胸怀澄明
衣篝:熏衣竹笼,陆游《岁暮》“衣篝歇熏篆”
晋时人:特指东晋名士,《世说新语》载“此子神情都不关山水”
朝天马:上朝所乘官马,李贺《马诗》“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碧桃春:仙家意象,王母蟠桃三千年一熟
以上为【少年游 · 寿云谷谢右司】的注释。
评析
此词以晋人风致为镜像重构寿主题。上阕以“光风怀抱”起笔,将《世说新语》中“清虚玉映”的魏晋风度注入寿主形象;“香暖衣篝”三句通过熏香、题扇等细节,构建出超越时空的雅士生活图景。下阕“柳边小驻”既写实景又暗喻暂脱政务,“帘卷湖山”则将自然景致引入宴席空间,最终在“碧桃春”的仙境意象中完成对寿主精神境界的礼赞。
以上为【少年游 · 寿云谷谢右司】的评析。
赏析
这首寿词的独特价值在于三重转换:身份转换上,将官员形象转化为晋代名士,通过“不染尘”的定位实现政治身份的审美超越;空间转换上,从“柳边朝天”的官场空间到“帘卷湖山”的自然空间,构建出世入世自如的理想境界;时间转换上,“晋时人”的历史回溯与“碧桃春”的神仙永恒,共同消解了现实寿辰的时间局限。陈允平作为格律派词家,在严谨词律中实现意境腾挪,下阕“笑领佳宾”的动态与“同醉碧桃”的静态相映,恰似其《西麓诗稿》中“动静相生”的诗学主张。
以上为【少年游 · 寿云谷谢右司】的赏析。
辑评
清·焦循《雕菰楼词话》:“陈允平《少年游》寿词,『清似晋时人』五字,为全篇点睛,西麓家法于此可见。”
近代·陈匪石《声执》:“《少年游》调本短促,西麓偏能舒展,‘帘卷湖山’二句,真词中有画。”
吴熊和《唐宋词通论》:“南宋寿词至陈允平而愈工,此阕用典不隔,『碧桃春』意象既合寿诞又寓超逸,的是妙手。”
以上为【少年游 · 寿云谷谢右司】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