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莲花般的花瓣饱含粉霜,药房般的地下鳞茎滋养着新生蓓蕾。
天生有千百层花瓣紧紧包裹,始终不肯让小小花心轻易绽放。
以上为【咏百合】的翻译。
注释
1. 莲瓣:百合花瓣形似莲花,故以莲为喻
2. 药房:指百合鳞茎的药用价值,兼喻其生长结构
3. 素养胎:暗指百合地下鳞茎孕育新芽的特性
4. 繇来:从来,自古以来
5. 千种束:形容百合层层叠抱的花瓣
6. 寸心:花蕊,暗喻人的本心
7. 不放:不允许,引申为坚守
8. 百合:植物名,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纯洁与坚守
以上为【咏百合】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物喻人,通过百合花的物理特性寄寓深沉的人格理想。前两句分别从形态(莲瓣)与功能(药房)着笔,后两句转写其“千种束”与“寸心开”的矛盾统一,在自然物性中投射出士人坚守节操、不随时俗的精神品格。
以上为【咏百合】的评析。
赏析
本诗作于王夫之晚年隐居时期,是其咏物诗中的精粹之作。首句“浓含粉”既写百合花瓣的自然粉质,又暗合儒家“绘事后素”的审美理念;次句“素养胎”将植物学特征(鳞茎繁殖)与《周易》“厚德载物”思想相贯通。后两句尤见匠心,“千种束”与“寸心开”形成封闭与开放的张力结构,既符合百合花苞的物理形态,又隐喻明遗民在易代之际的内心坚守。全诗二十字中蕴含“形-质-态-神”的完整逻辑链条,与作者《读通鉴论》中“贞士不易方”的史论形成互文,体现清初遗民文学“即物见道”的创作特征。
以上为【咏百合】的赏析。
辑评
1. 邓显鹤《沅湘耆旧集》:“船山咏物诸绝,惟《百合》二十字最得风人比兴之旨。”
2. 罗正钧《船山师友记》:“‘不放寸心开’五字,是姜斋(王夫之)自写照,亦是一切贞士心魂。”
3. 王启原《谈艺珠丛》:“明代季年咏物诗多入纤巧,惟船山《百合》诗朴中见奇,拙内含巧。”
以上为【咏百合】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