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这古巷中矗立着戟门的旧宅,早已听说它昔日属于显赫官家。
再无新飞的燕子来檐下筑巢,只有清闲的过客前来驻足看花。
空荡的马厩即将坍塌,尘埃布满食槽;干涸的小池边,野草已侵漫沙岸。
人间荣华盛衰之事无不如此,我久久驻马徘徊,直至夕阳西下。
以上为【过旧宅】的翻译。
注释
戟门:唐代制度,官阶、勋绩在三品以上的贵族官僚,府邸门前可立戟,以示显赫。故“戟门”代指显贵之家。
官家:此处指朝廷的显要官员。
巢屋:在房屋上筑巢。
厩:马棚。
枥:马槽。
涸:干枯。
歇:止息,消失。
踟蹰:徘徊不前。
以上为【过旧宅】的注释。
评析
此诗是一首典型的借景抒怀的咏史诗。诗人通过描绘一座官家旧宅的荒芜景象,生动展现了富贵荣华的虚幻与无常。全诗以“过”的视角展开,从首联的“闻说”其昔盛,到中二联的“眼见”其今衰,强烈的今昔对比构成了诗歌的核心张力。尾联由具体物象升华至普遍哲理,将个人的感慨拓宽为对历史兴衰规律的深刻洞察。诗人“立马踟蹰”的身影,凝聚了对人世变迁的沉思与无奈,使全诗在苍凉的意境中透出深沉的历史感。
以上为【过旧宅】的评析。
赏析
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其含蓄而有力的对比与象征。首联以平淡的询问口吻切入,却点出了宅邸昔日非凡的背景。颔联选取“新燕”与“闲人”两个意象:燕子不再归巢,暗示宅第已无生机与人气;“闲人看花”则与旧主的显赫形成对照,突出其如今的冷落寂寞。颈联的描绘极具画面感:“空厩欲摧”、“小池初涸”,通过“尘满枥”、“草侵沙”的细节,将时间的流逝与繁华的消逝具象化,荒凉破败之感扑面而来。尾联是画龙点睛之笔,诗人从一座宅邸的衰败,悟出“荣华事歇皆如此”的普遍规律,将诗境提升到哲理高度。最后以“立马踟蹰到日斜”作结,将无尽的感慨融入漫长的黄昏光影之中,余韵悠长,令人回味。
以上为【过旧宅】的赏析。
辑评
明人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中评此诗:“景物萧索,模写已尽。后二句即‘富贵荣华能几时’之意,无穷感叹。”
清人屈复在《唐诗成法》中点评:“‘更无’、‘唯有’、‘欲摧’、‘初涸’,句法变换。通篇俱写‘旧’字,结处一点便足。”
以上为【过旧宅】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