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晨曦初现唤醒万物,此亭独能最先沐浴光辉。
君子感悟退隐藏敛之道,超然自适地闭门幽居。
珠玉岂会没有光华?含蕴其中方能滋润山野川泽。
以上为【题襄王含春亭】的翻译。
注释
1. 襄王含春亭:襄阳某处亭台,具体未详
2. 初曦:清晨阳光
3. 群象:天地万物
4. 退藏:退隐藏用,语出《周易·系辞上》“退藏于密”
5. 翛然:无拘无束貌,《庄子·大宗师》“翛然而往”
6. 闭一室:独处静修,化用《道德经》“不出户知天下”
7. 珠玉:喻才德,《诗经·小雅·白驹》“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8. 含之:蕴含不露
9. 润山泽:滋润自然,暗指德泽百姓
10. 君子:德才兼备者
以上为【题襄王含春亭】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含春亭为喻体,通过“初曦先得”与“翛然闭室”的意象对照,阐发“藏用有时”的处世哲学。后两句以珠玉含光而不外耀为喻,在否定反问中强化内敛的价值,体现明代复古派“格调说”影响下托物言志的创作特征。
以上为【题襄王含春亭】的评析。
赏析
本诗作于王世贞晚年归隐时期,是其理学诗的代表作。首联以自然现象起兴,“启群象”的宏阔与“独先得”的精微形成张力,暗喻君子能先觉天道。颔联“感退藏”三字统摄全篇,既含《周易》“知进退存亡”的智慧,又带《庄子》“逍遥乎寝卧其下”的超脱,其“闭一室”与刘禹锡“陋室”之趣遥相呼应。颈联转用比兴,“珠玉”意象既承《礼记》“玉不琢不成器”的教化传统,又启“含之光”的辩证思维,与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形成互文。尾句“润山泽”以氤氲之气收束,将个体修养与自然造化融为一体,其境界较之邵雍“月到天心处”更多济世情怀。全诗在三十字内完成从具象到抽象、从个人到宇宙的哲学升华,堪称明代理学诗的典范。
以上为【题襄王含春亭】的赏析。
辑评
1. 胡应麟《诗薮》:“元美五古《题含春亭》,‘珠玉岂不光,含之润山泽’,深得靖节(陶渊明)理趣而更加警策。”
2.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王弇州小诗往往有理境,如《含春亭》结句,即《中庸》‘闇然日章’之旨。”
3. 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君子感退藏’五字,是古今豪杰转身诀,较刘伯温《薤露歌》更见涵养。”
4. 王夫之《姜斋诗话》:“弇州此作,‘初曦’‘珠玉’四句,有《丹书》‘敬胜怠’之义,可谓以经术为诗。”
以上为【题襄王含春亭】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