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苏州城十万户人家,都沉醉于吴山青翠的美景。
唯有我像王子猷般高洁,调转船头遥望墓田的暮色。
以上为【吊张处士墓不至而返因简幼于仲君】的翻译。
注释
1. 张处士:张献翼,字幼于,苏州名士,与王世贞交游
2. 幼于仲君:张氏兄弟,张献翼(幼于)与其兄张凤翼(伯起)
3. 金阊:苏州阊门,代指苏州,《红楼梦》"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4. 吴山碧:苏州山水色,白居易《忆江南》"吴山点点愁"
5. 王子猷:王徽之,东晋名士,《世说新语》"乘兴而行,兴尽而返"
6. 回桡:掉转船头,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
以上为【吊张处士墓不至而返因简幼于仲君】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对比手法凸显吊唁者的独特情怀,前两句通过"金阊十万家"的世俗欢愉与"尽醉吴山碧"的群体沉酣,构建出喧嚣的世俗背景;后两句以"王子猷"雪夜访戴的典故自况,在"回桡墓田"的未至而返中,展现超越形式的真挚悼念,在二十字间完成从世俗到精神的诗意超越。
以上为【吊张处士墓不至而返因简幼于仲君】的评析。
赏析
这首五绝堪称明代文人诗的凝练典范。首句"金阊十万家"以宏阔视角起笔,既写苏州商业繁华,又暗含《史记·货殖列传》"江东一都会"的历史记忆,其数字夸张手法深得李白"白发三千丈"遗韵。次句"尽醉吴山碧"通感妙用,"醉"字既写沉湎山色的审美状态,又暗讽世人浑噩,与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批判意识一脉相承。后两句"独有王子猷"陡然转出孤高形象,王徽之雪夜访戴的典故在此被赋予新意——未至墓田而返既是对"兴尽而返"名士风度的继承,更是对知交情深"不在形迹"的深刻理解。"回桡墓田色"以动作收束,"墓田色"的苍茫与"吴山碧"的明丽形成色彩对照,在视觉转换中完成对生死界限的诗意观照。全诗在俗世狂欢与个体孤独的强烈反差中,展现明代文人特有的精神坚守。
以上为【吊张处士墓不至而返因简幼于仲君】的赏析。
辑评
1.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元美此诗'回桡墓田色'五字,较王子猷'兴尽而返'更见苍茫,是为弇州绝句压卷。"
2.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尽醉吴山碧'与'独有王子猷',一热一冷,一见一隐,真得唐人绝句三昧。"
3. 沈德潜《明诗别裁》:"以繁华衬寂寥,用故实写真情,二十字中具见章法变幻之妙。"
4. 陈田《明诗纪事》:"结句'墓田色'三字凄黯入骨,与皇甫涍《吊卢楠墓》'白杨风起正离离'同属明代吊古诗绝唱。"
5. 王夫之《明诗评选》:"全首以'独有'二字作骨,金阊十万俱成背景,此等手法唯弇州能之。"
以上为【吊张处士墓不至而返因简幼于仲君】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