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贾谊贬谪南方已久,通往江关的道路遥远。
北来空见鸿雁南飞,西去不如江潮有信。
鼠辈依托城社栖身,鸿雁高飞在苍茫天宇。
高低各自有其归宿,不打算再相互招邀。
以上为【和江州江中丞见寄】的翻译。
注释
江州江中丞:指江为,南唐时任御史中丞
贾傅:西汉贾谊曾为长沙王太傅,此处喻友人
南迁:指贬谪南方
空见雁:化用雁足传书典故
不如潮:反用李益“早知潮有信”诗意
鼠穴依城社:典出《韩非子》,喻小人依附权势
泬寥:空旷清朗的天空
相招:相互招引,指政治援引
以上为【和江州江中丞见寄】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贾谊南迁典故切入,通过“空见雁”与“不如潮”的对比,暗喻音书难通、际遇不如潮汐有常。颈联“鼠穴依城社”与“鸿飞在泬寥”形成小人得志与君子失路的鲜明反差,尾联以“高低有处”的宿命论调,展现诗人历经政治风波后的超然姿态。
以上为【和江州江中丞见寄】的评析。
赏析
本诗作于徐铉入宋后(约977年),时南唐旧臣多遭贬谪。诗人巧妙运用双重隐喻系统:表层以贾谊喻江中丞的贬谪遭遇,深层则暗含对南唐遗臣处境的自我观照。“北来空见雁”既写地理阻隔,更暗指故国消息断绝;“西去不如潮”在比较级中注入深沉无奈,暗讽新朝恩宠无常。颈联“鼠穴”“鸿飞”的动物意象群,延续杜甫“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的批判传统,而尾联“不拟更相招”的决绝,既是对往日政治同盟的告别,亦是对新朝笼络的婉拒,体现宋初贰臣群体特有的矛盾心理。
以上为【和江州江中丞见寄】的赏析。
辑评
宋·吴淑《秘阁闲谈》:“徐鼎臣‘北来’一联,道尽迁客心事。”
元·方回《瀛奎律髓》:“此诗深得怨而不怒之旨,‘鼠穴’‘鸿飞’一联尤见世态。”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徐铉入宋后诗多隐忧,‘高低各有处’似达观实悲凉。”
近代傅璇琮《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此诗系徐铉与南唐旧臣江为的唱和,反映宋初南方文人的普遍心态。”
以上为【和江州江中丞见寄】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