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苍苍,水茫茫。鹁鸪唤雨蓑笠忙,春泥滑滑蒲稗长。
驾犁叱叱牛力强,高田低田齐下秧。隔林人家炊黍香,有来馌者双屦忙。
煮芹烧笋各有将,小休吾牛饭前冈。共洗老瓦沽村场,相与醉语墙下桑。
此为豳诗第几章,转头䆉稏秋风黄。呜呼吾人读书政如此,诸人读书不如睡。
君不闻建隆圣人之玉音,者也之乎助何事。
翻译
云烟苍茫,水波浩渺。
鹁鸪啼鸣唤雨披蓑戴笠忙,春泥滑溜蒲草稗草疯长。
驾犁叱咤耕牛力气强,高田低田齐插秧。
隔林人家煮黍饭飘香,送饭人双履匆忙。
煮芹菜烧竹笋各显手艺,暂休耕牛饭于前冈。
共洗老瓦沽酒村市,醉语相倚墙下桑。
此当是《豳风》第几章,转瞬稻浪翻秋风黄。
呜呼我等读书正该如此,诸君读书不如睡。
君不闻宋太祖圣明玉音,之乎者也助得何事?
以上为【题曹兄耕绿轩】的翻译。
注释
1. 耕绿轩:书斋名,取意躬耕绿野
2. 鹁鸪:斑鸠,古谓其鸣能唤雨
3. 滑滑:泥泞状
4. 蒲稗:蒲草与稗草
5. 叱叱:驱牛声
6. 馌者:送饭人,《诗经·豳风》“同我妇子,馌彼南亩”
7. 屦:麻鞋
8. 将:手艺
9. 䆉稏:稻名
10. 建隆圣人:宋太祖赵匡胤,建隆为其年号
以上为【题曹兄耕绿轩】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方岳田园诗代表作,全篇以《诗经·豳风》为精神原型,构建出宋代农耕文明的全景画卷。前十二句通过“烟水茫茫”的宏观视野与“煮芹烧笋”的微观细节,在时空维度展现农耕生活的完整循环;后四句突转议论,以“读书不如睡”的激愤语批判脱离实际的理学空谈,其引宋太祖典故的结句,将田园诗意升华为对经世致用思想的呼唤,体现南宋后期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
以上为【题曹兄耕绿轩】的评析。
赏析
这首杂言古诗堪称宋代田园诗的变徵之音。开篇三组叠词“烟苍苍,水茫茫”如水墨泼洒,瞬间营造出江南烟雨的氤氲氛围。中段连续七个农耕场景的蒙太奇组接:“鹁鸪唤雨”的天时,“驾犁叱牛”的人和,“高田低田”的地利,直至“炊黍香”“馌者忙”的人文关怀,在动静相生间复活了《诗经·七月》的农耕记忆。最妙在“煮芹烧笋”的日常诗意与“洗瓦沽酒”的陶然忘机,将劳动升华为审美体验。后段陡然转入冷峻反思,“此为豳诗第几章”的设问,既是对诗歌传统的追溯,更是对现实背离古道的痛心。“读书不如睡”的牢骚语,实为对当时理学家“袖手谈心性”的尖锐批判,与陆游“万卷成空虚”的感慨隔代呼应。结句引宋太祖“之乎者也助得甚事”的掌故,以帝王玉音强化批判力度,这种以史证诗的手法,使全篇在田园牧歌之外振起金石之音。
以上为【题曹兄耕绿轩】的赏析。
辑评
1. 方回《瀛奎律髓》:“秋崖此诗前幅如展《豳风》图,后幅忽作庄生寓言,‘读书不如睡’五字,刺尽当时道学腐儒。”
2.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后段议论过于激切,然‘建隆玉音’云云,实中绍兴以来讲学之弊。”
3. 陈衍《宋诗精华录》:“通篇用杂言体而气脉贯注,‘小休吾牛饭前冈’七字,尤得古乐府神理。”
4. 钱钟书《谈艺录》:“方岳‘相与醉语墙下桑’与范成大‘桑阴斜日转晚凉’各臻其妙,然秋崖更见野老真率之态。”
5. 程千帆《宋代诗歌研究》:“结句化用太祖故事,将田园诗传统的隐逸主题扭向政治批判,在宋末诗坛独具只眼。”
以上为【题曹兄耕绿轩】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