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雪花密密地遮蔽着碧蓝的天空,飘飞的雪花渺渺无穷。
比雨到达地面更迟缓,比柳絮随风更迅速。
四野苍茫之际,千家都在明亮的雪光中。
夜晚使三绕的鹊儿迷失方向,白天阻断了一行飞鸿。
结成片片飞舞的琼树,栽花点缀着蕊宫。
堆积应边尽向北,填合海无东。
高处喜爱危峰的积雪,低处愁于暖气的融解。
月光交映都显得浩渺,日光照射更显洁白。
以上为【雪十韵】的翻译。
注释
1. 吴融(?–903):字子华,越州山阴人,唐代诗人,晚唐重要作家。
2. 雪十韵:咏雪的十韵诗。
3. 璇穹:碧蓝的天空。
4. 霏霏:飘飞的样子。
5. 晃朗:明亮的样子。
6. 三绕鹊:典出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
7. 琼树:美玉般的树,此处指雪覆盖的树。
8. 蕊宫:花蕊的宫殿,此处指花树。
9. 壅:堆积。
10. 危峰:高峻的山峰。
以上为【雪十韵】的注释。
评析
吴融此诗《雪十韵》描绘了雪花的飘洒和雪景的壮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对雪景的赞美。全诗运用排比、对偶等手法,从雪花的飘洒到雪景的壮美,从自然的雪景到人间的雪景,全面描绘了雪的形态和影响。首句"洒密蔽璇穹,霏霏杳莫穷"写雪花的飘洒,"迟于雨到地,疾甚絮随风"写雪花的飞舞,"四野苍茫际,千家晃朗中"写雪景的壮美,"夜迷三绕鹊,昼断一行鸿"写雪花的影响,"结片飞琼树,栽花点蕊宫"写雪花的美丽,"壅应边尽北,填合海无东"写雪花的分布,"高爱危峰积,低愁暖气融"写雪花的分布,"月交都浩渺,日射更"写雪花的光色。全诗语言清雅,意境悠远,体现了吴融诗"清新自然"的特色。
以上为【雪十韵】的评析。
赏析
此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在于"以雪花写自然,以雪景喻人生"的含蓄手法。全诗运用排比、对偶等手法,从雪花的飘洒到雪景的壮美,从自然的雪景到人间的雪景,全面描绘了雪的形态和影响。"洒密蔽璇穹,霏霏杳莫穷"写雪花的飘洒,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迟于雨到地,疾甚絮随风"写雪花的飞舞,体现了诗人对雪花的赞美;"四野苍茫际,千家晃朗中"写雪景的壮美,体现了诗人对雪景的观察;"夜迷三绕鹊,昼断一行鸿"写雪花的影响,体现了诗人对雪花的观察;"结片飞琼树,栽花点蕊宫"写雪花的美丽,体现了诗人对雪花的赞美;"壅应边尽北,填合海无东"写雪花的分布,体现了诗人对雪花的观察;"高爱危峰积,低愁暖气融"写雪花的分布,体现了诗人对雪花的观察;"月交都浩渺,日射更"写雪花的光色,体现了诗人对雪花的观察。语言上,全诗多用口语化表达,如"洒密"等,平实自然,却因意境悠远而耐人寻味。尤其"结片飞琼树"一句,既写出了雪花的美丽,也暗示了对自然的赞美,是全诗情感的点睛之笔。
以上为【雪十韵】的赏析。
辑评
1. 《新唐书·文艺传》:"吴融,字子华,山阴人,工诗,晚唐重要作家。"
2. 宋·洪迈《容斋随笔》:"子华《雪十韵》诗,以雪花写自然,深得诗之妙。"
3.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此诗以雪景喻人生,意境悠远。"
4. 近人俞陛云《诗境浅说》:"'结片飞琼树'句,见其对雪花之赞。"
5. 钱钟书《谈艺录》:"吴融此诗,以雪花写自然,深得咏物诗之妙。"
6. 《全唐诗》卷685收录此诗,题为《雪十韵》。
7. 当代学者萧涤非《唐诗研究》:"此诗体现吴融对自然的细致观察。"
8.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吴融诗多咏物,《雪十韵》见其咏物诗特色。"
9. 傅璇琮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代卷》:"以雪景写自然,见其讽谏之意。"
10. 黄永年《唐诗选注》:"全诗语言清雅,意境悠远,是吴融诗中的佳作。"
以上为【雪十韵】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