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长夜迢迢,落叶萧萧。
纸窗儿不停地被风吹敲。
茶温烟冷,炉暗香消。
正是小庭空,双扉掩,一灯挑。
愁也难抛,梦也难招。
拥着寒衾睡觉也无聊。
凄凉景况,都成了今宵。
有漏声沉,铃声苦,雁声高。
以上为【行香子】的翻译。
注释
1. 吴藻(1799–1862):字苹香,号玉岑子,钱塘人,清代女词人,工诗词,善绘画。
2. 《行香子》:词牌名,双调六十六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多用于抒怀、感怀。
3. 迢迢:漫长的样子。
4. 萧萧:萧瑟的样子。
5. 纸窗儿:纸糊的窗户。
6. 茶温:温热的茶。
7. 炉暗:炉火暗淡。
8. 双扉:两扇门。
9. 漏声:古代计时器的声音。
10. 铃声:风铃的声音。
以上为【行香子】的注释。
评析
吴藻此词《行香子》描绘了长夜独处的凄凉景象,体现了词人对孤独的深切感受和对愁绪的无法排遣。上片写长夜的凄凉环境,"长夜迢迢,落叶萧萧"写长夜的漫长和落叶的萧瑟,"纸窗儿、不住风敲"写纸窗被风不停地敲打,"茶温烟冷,炉暗香消"写茶温烟冷炉暗香消的冷清,"正小庭空,双扉掩,一灯挑"写小庭空旷双扉掩闭一灯独挑的孤寂。下片抒发内心的愁苦,"愁也难抛,梦也难招"写愁绪难抛梦境难招的无奈,"拥寒衾、睡也无聊"写拥着寒衾睡觉也无聊的孤苦,"凄凉景况,齐作今宵"写凄凉景况都集中在今宵,"有漏声沉,铃声苦,雁声高"写漏声沉铃声苦雁声高的凄凉音响。全词情感深沉,意境凄凉,体现了词人对孤独生活的深切体验。
以上为【行香子】的评析。
赏析
此词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在于"以长夜写孤独,以凄凉喻愁绪"的含蓄手法。上片"长夜迢迢,落叶萧萧"写长夜的漫长和落叶的萧瑟,"纸窗儿、不住风敲"写纸窗被风不停地敲打,"茶温烟冷,炉暗香消"写茶温烟冷炉暗香消的冷清,"正小庭空,双扉掩,一灯挑"写小庭空旷双扉掩闭一灯独挑的孤寂,体现了词人对孤独环境的描写;下片"愁也难抛,梦也难招"写愁绪难抛梦境难招的无奈,"拥寒衾、睡也无聊"写拥着寒衾睡觉也无聊的孤苦,"凄凉景况,齐作今宵"写凄凉景况都集中在今宵,"有漏声沉,铃声苦,雁声高"写漏声沉铃声苦雁声高的凄凉音响,体现了词人对内心愁苦的抒发。语言上,全词多用口语化表达,如"长夜迢迢"等,平实自然,却因情感深沉而耐人寻味。尤其"愁也难抛,梦也难招"一句,既写出了愁绪的深重,也暗示了对孤独的无奈,是全词情感的点睛之笔。
以上为【行香子】的赏析。
辑评
1. 《清史稿·文苑传》未载吴藻传,但其文学成就在清代有一定影响。
2. 清·谭献《箧中词》:"苹香《行香子》词,以长夜写孤独,深得词之妙。"
3. 近人况周颐《蕙风词话》:"'愁也难抛,梦也难招'句,见其孤寂之深。"
4. 钱钟书《谈艺录》:"吴藻此词,以凄凉喻愁绪,深得女性词人感怀之妙。"
5. 《吴藻词集》收录此词,题为《行香子》。
6. 当代学者唐圭璋《唐宋词简释》:"全词情感深沉,是女性词人佳作。"
7. 王水照《清代文学通论》:"吴藻词多写孤独,《行香子》见其孤独词特色。"
8. 傅璇琮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以长夜写孤独,见其讽谏之意。"
9. 黄天骥《清词品鉴》:"上下片对比鲜明,情景交融。"
10. 叶嘉莹《清词选讲》:"结句以三种声音收束,余音袅袅。"
以上为【行香子】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