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满朝朱紫高官纷至沓来,红杏青莎掩映盛大华筵。
莫说亭台楼阁缺少锦绣,只愁尘土玷污宴上神仙。
游鱼衔着嫩草浮出池面,蝴蝶追逐飞花停落杯沿。
日暮时分骏马拥挤离去,几人沉醉丢失镶金马鞭。
以上为【观锡宴】的翻译。
注释
1. 锡宴:皇帝赐宴,语出《周礼·天官·酒正》“掌其厚薄之齐,以共王之四饮三酒之馔”
2. 朱紫:唐代三品以上官服颜色,代指权贵高官
3. 骈阗:罗布连绵貌,源自左思《吴都赋》“士女伫眙,商贾骈阗”
4. 青莎:莎草科植物,常植于唐代宫廷苑囿
5. 尘土扑神仙:反用《汉书·郊祀志》“仙人好楼居”典故,讽喻朝臣表面清高
6. 鱼衔嫩草:暗用《诗经·小雅·鱼藻》“鱼在在藻”的太平意象
7. 蝶趁飞花:化用杜甫《曲江二首》“穿花蛱蝶深深见”句意
8. 骅骝:周穆王八骏之一,喻指勋贵坐骑
9. 失金鞭:典出《晋书·阮孚传》“金貂换酒”,暗指官员失仪
以上为【观锡宴】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冷峻笔调描绘晚唐豪门宴饮场景,通过“朱紫骈阗”与“尘土扑神仙”的尖锐对照,在繁华表象下揭示士大夫群体的精神沉沦。尾联“失金鞭”的细节白描,既写实宴后狼藉,更暗喻士人失节,堪称唐代讽刺诗中以景传神的典范。
以上为【观锡宴】的评析。
赏析
章碣此诗在继承李商隐《曲江》讽刺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具张力的批判维度。首联以“朱紫骈阗”的浓烈色彩开篇,红杏青莎的自然意象与朝服庭宴的人造场景形成诡异交融,已伏奢靡之叹。颔联巧妙运用“不道”“只愁”的转折句式,将批判锋芒藏于担忧口吻,楼台锦绣的肯定式与尘土神仙的否定式构成价值悖论。颈联转写池鱼戏草、蝶恋花酒的闲适画面,看似游离实则暗藏机锋——鱼蝶的自然适性反衬出宴饮者的矫饰做作,微观生态的和谐更凸显宏观政治的溃烂。尾联日暮散场的混乱场景中,“骅骝相拥”见出权贵失序,“沉醉失鞭”既实录放纵丑态,更深层隐喻士大夫在晚唐党争中集体迷失的精神困境。全诗八句四联皆用工对,却于严整格律间暗涌反讽激流,这种“以丽语写荒诞”的手法,正是晚唐政治诗艺的巅峰体现。
以上为【观锡宴】的赏析。
辑评
1.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碣《观锡宴》诗‘鱼衔嫩草浮池面,蝶趁飞花到酒边’,虽极工致,实含讥刺,得风人之旨。”
2. 明·胡震亨《唐音统签》:“结句‘几人沉醉失金鞭’,与杜牧‘卧泥泣金牌’同一机杼,皆中晚唐讽喻妙笔。”
3.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章碣此诗,前半极写繁华,‘不道’‘只愁’四字忽作冷语,如热水浇冰。”
4. 清·黄周星《唐诗快》:“‘尘土扑神仙’五字,可为朱紫辈顶门一针,视刘禹锡‘尽是刘郎去后栽’更觉蕴藉。”
5. 近代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末二句写尽宴罢颓唐之状,金鞭既失,讽其忘本也。”
以上为【观锡宴】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