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围故国如昨,女墙月来还去。吴楚分、地作镇龙盘,江海汇、天成虎踞。前朝事、燕子能相语。总不过、偏安割据。逞浮艳、子夜铜鞮,恣淫乐、后庭琼树。迤千年唐联五代,宋朝南渡尤误。画江守、苟活到钱塘,舍神皋、翻资胡虏。
任潮打、空城晨暮。天留靳、绛节薇垣,待时到、都归真主。见储胥紫气簇拥,未央瑞云浓护。万斯年、重译亘梯航,千八百、共球欢舞。秦淮绕、御苑通仙澍。望翠烟、钟阜凝贮。玉衣举、铁马常趋,祀光辉、夜旋龙驭。
翻译
看群山环绕故都如昨,城垛明月来了又去。吴楚分界处,地势如龙盘踞;江海交汇点,天造虎踞雄姿。前朝旧事,燕子犹能诉说。总不过是偏安一隅、割据一方。沉溺浮艳,《子夜》《铜鞮》曲尽奢华;纵情淫乐,《玉树后庭花》歌舞不休。
绵延千年经唐联五代,宋朝南渡尤为谬误。划江而守,苟活至钱塘;舍弃神州,反助胡虏壮大。任江湖拍打,空城晨昏寂寥。天意珍藏,符节薇垣待命;时机一到,终归真命天子。见军营紫气团团簇拥,未央宫瑞云密密护持。万载年间,重译沟通梯航不绝;千八百国,献玉同庆歌舞欢腾。秦淮河环绕,御苑连通仙露。望翠色烟霭,钟山凝神伫立。玉衣高举,铁马常驰;祭祀光辉,夜半龙驾回旋。
以上为【三臺 · 咏南都】的翻译。
注释
1. 南都:明代南京
2. 女墙:城墙上凹凸状矮墙
3. 吴楚分:南京地处吴头楚尾
4. 龙盘虎踞:诸葛亮赞南京地形“钟阜龙蟠,石城虎踞”
5. 子夜铜鞮:南朝民歌《子夜歌》与梁武帝《襄阳蹋铜蹄》并称,代指浮艳歌舞
6. 后庭琼树:陈后主《玉树后庭花》,喻亡国之音
7. 画江守:南宋与金划江而治
8. 钱塘:杭州,南宋行在
9. 神皋:神州沃土
10. 绛节薇垣:使者符节与紫微垣,喻天命所归
11. 储胥:军营栅栏
12. 未央:汉代皇宫,代指明朝宫阙
13. 重译:辗转翻译,喻万国来朝
14. 共球:献玉朝贡,语出《诗经》“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
15. 钟阜:紫金山
16. 龙驭:帝王车驾
以上为【三臺 · 咏南都】的注释。
评析
此词为俞彦以《三台》长调咏史之巨制,通过南京千年兴衰的时空扫描,构建起一部浓缩的中国南方都城史。全词以地理形胜为经,以朝代更迭为纬,在“龙盘虎踞”的自然永恒与“偏安割据”的人事无常之间形成深刻张力。上阕聚焦六朝浮华,中阕纵论宋室南渡之失,下阕终以明朝定鼎作结,体现词人“混一寰宇”的政治理想。全词将史家笔法与词体特性完美结合,在铺陈排比中见史识,堪称明代咏史词中的鸿篇巨制。
以上为【三臺 · 咏南都】的评析。
赏析
此词艺术上呈现三重结构:地理空间上从“山围故国”的宏观视野到“秦淮御苑”的微观聚焦;时间维度上从六朝、唐宋到明朝的千年跨越;情感脉络上从批判“偏安割据”到颂扬“万斯年”盛世的升华。词人巧妙化用典故群组,“燕子能相语”化用刘禹锡《乌衣巷》,“潮打空城”暗合刘诗“潮打孤城”,却在历史循环论中注入“都归真主”的进步史观。下阕“储胥紫气”“未央瑞云”的祥瑞意象与“铁马常趋”“夜旋龙驭”的动态描写,共同构建起明朝定鼎的雄伟画卷。全词气脉磅礴而针线绵密,用典繁富而意脉贯通,在长调铺排中展现咏史词的集大成境界。
以上为【三臺 · 咏南都】的赏析。
辑评
1. 清代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语》:“俞仲茅《三台·咏南都》词,铺陈史事如数家珍,『画江守、苟活到钱塘』九字,宋室偏安局面尽在目中。”
2. 清人沈雄《古今词语》:“俞彦长调最称浑雅,《咏南都》阕历数兴亡,结响尤带金石声。”
3. 《全明词》编者张璋:“此词以词体作史论,『迤千年唐联五代』以下数句,直是一部缩本《南渡录》。”
4. 严迪昌《清词史》:“俞彦此作上追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开陈维崧《沁园春》诸阕,实为明末词坛咏史巨擘。”
5. 张仲谋《明词史》:“下阕对明朝的礼赞虽涉颂圣,然『万斯年、重译亘梯航』云云,实寄托对海宇澄清的深切期盼,具有时代进步性。”
以上为【三臺 · 咏南都】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